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6阅读总结:书籍之上的天空

(2017-01-22 09:19:35)
标签:

杂谈

2016年的年头和年尾,都赶上重度雾霾。

我还清楚地记得,年初的时候,两位台湾朋友到成都来看腊梅。台北没有腊梅,我陪她们去成都郊外看梅。虽然空气黑沉沉,但花色的清新与花香的冷冽,让她们觉得喜悦非常。

但回到台北,我知道其中一位就病倒了,咳了一两个月,怎么都止不住。她们哪里经受过这样的毒气考验。台北的医生也没有良策。这件事让我觉得内疚,但又没法开口道歉。

年尾,成都雾霾更加严重,从十一月起,那个播报空气质量的表上,大部分时间都是紫色与红色,那意味着中度及重度以上的污染。

不单不能出门活动,身体日渐僵硬,精神也觉得萎顿压抑,先是喉头出问题,时不时的咳嗽,又因为无法运动,室内氧气、阳光都不足,腰脊、胸、腿、消化系统,都觉得出现各种不适之症。到十二月下旬,无法再忍,逃去昆明小住,并在昆明跨年。

带了两本书去昆明,一本是詹姆斯·伍德的《小说机杼》,另一本是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两本都好看,特别是后一本,时不时叫脑洞大开。但我在昆明却没有读完这两本书,这两本书也跨年了,2017年的开头,我仍在阅读。

昆明阳光明媚,相对中国大部分地区,空气还算干净。除了地理原因,昆明有这份相对洁净,是市民抗争得来的。

写这份读书总结的时候,回想这年头年尾的雾霾,不由得记起一幅漫画。画面上有三个人。一个脚下没书,一个脚下一些书,还有一个脚下是高高的一摞书。没书的人看到的是墙上画的红花绿草,站在一些书上的人,越过墙头,看到的是黑暗的世界,浓烟滚滚。站在很多书上的那人,看到了更高的天空,墙与黑暗都在脚下,只有朝阳在前方。

http://img1.gtimg.com/ninja/1/2017/01/ninja148497581875184.jpg

这幅画的寓意我以为是很清晰的,但在网上,我仍看到了不同的解读。有一种是认为,书读太多了,就脱离了现实。

虽然我不同意这种解读,但,仍愿意把这当成一份警醒,既要看到更高远的世界,也要知道脚下的现实,要为这立足的世界尽一份责任。

但如果只看到这浓霾世界,就只剩下求生这一条路了。只求生存的路,必然是生存质量很差的路。因此我希望,除了照顾生理的呼吸,还要有心灵的呼吸。

这两年,我阅读的一个主题,是关于人的各个年龄阶段,心理、生理及相关的情感、伦理问题。这些阶段里,我犹其关注老年。起因是我2015年读到的一本心理学著作,以及最喜欢的两位老作家先后去世。我读到了他们去世之前的作品。2016年读到的《最好的告别》,可以说是这系列阅读的一个很好的总结。阿图·葛文德从一个医生的角度,也从人的角度,来谈生命、衰老与死亡。这个问题,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但这部书,却给人向死而生的勇气。之后,又追着看了葛文德的《医生的修炼》和《医生的精进》。我不仅从这几部书里,了解医生的职业秘密,更从新的一个角度,思考生命的价值。

http://img1.gtimg.com/ninja/1/2017/01/ninja148497609978288.jpg

有两部我很喜欢的小说,也正好是同一主题。多丽丝·莱辛的《好邻居日记》和《岁月无情》。伟大的作家离去几年了,新作品仍陆陆续续地让我们读到。真是十分神奇,这才叫惠泽子孙。

《好邻居日记》,最早是化名出版,期望读者不带着既有的成见来读它。当时,莱辛已经相当有名。这本小说新鲜有意思,换了身份和角度,但那种轻松生动的情节及有深度的思考,还是一如她早前的作品。这部小说里一位风光的时尚女主编,遇到一位底层老太太,两人的相处与冲突,让她开始关注思考老年、生命等等问题。《岁月无情》是《好邻居日记》的续篇。上一部作品,关注老年人,这一部作品,咋一看像情感小说,但其实关注的是中年人的问题,关注他们的情感,被各种负累牵扯,以及他们和年轻人的代沟。

点击此处,阅读全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