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德国博物馆见证武器的进化

(2017-01-01 13:26:06)
标签:

杂谈

收藏一道,古已有之,近代以来蔚为大观。多谢这一古老传统,我们才可能在博物馆里,看到各种珍惜之物。前面讲到纽约大都会的时候,我们讲到博物馆的功能之一,是提供公共教育。它通过展览的设置,向公众传达一些最基本的文化观念。所以你很容易从一个地方的博物馆,大致判断这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即便不中,亦不会太过离谱。比如,延安高架路下面的上海老自然博物馆,以前会在很多动植物标本的说明牌上,指出该物种具有很高的经济利用价值。而在雕塑公园的新馆中,这类说明已经彻底消失。从这个细节本身,就不难看出一个城市的进步。

世界上的一线博物馆,大多属于艺术展馆,也就是美术馆。大家熟悉的卢浮宫、大都会,都偏重于艺术。但这并非事情的全部。即便是在上述两家大馆,也有大量文物并非艺术,而是实用品,从那些古老的工具到兵器。毕竟,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主要部分还是用来生产、贸易,作战,而审美只是资源积累到相当程度后,产生的附带现象。何况文物收藏的历史本身,经常伴随着军事征服。很多朋友看见土豪们在拍卖行里砸钱,觉着倍儿俗倍儿陋,可这比起早年贵族们的掠夺,已经文明进步了不知道多少。由于这样的历史基因,欧洲大博物馆在炫富和标榜武功这件事上,经常不能免俗。

更不用说军事类博物馆。它们从来就是干这个用的,比如帮着军迷们添几把虚火什么的。巴黎荣军院(拿破仑葬于馆内)堪称这方面的翘楚。毕竟军方本身往往就是大藏家,比如各国历朝历代的武器装备,从古代的刀剑甲胄,到现代的战机坦克。它们拥有巨大的受众群体。世上又有几个男生的成长历程,没有经历过军迷、拳迷、球迷的阶段?更何况,人类的历史首先就是暴力史,智慧技能也首先用于非和平领域,包括我们引以为傲的电脑、互联网。

http://img1.gtimg.com/microblog/pics/hv1/67/173/2174/141408532.jpg

但有一个例外。在德累斯顿城北的施陶芬贝格大街,可以看到一座苏联士兵的纪念雕像,底座下供放着新鲜的花环。再往后,则是一座旧式建筑。不难看出,这栋石厦的设计原属于中规中矩的一类,并无称奇之处。除了一点——一角利刃般突出的金属突出部分,仿佛一刀斩断了背后的整个历史。这个前卫与复古交互混搭的设计,一瞬之间抓住了媒体,还有观众的注意力。他的设计者是犹太裔波兰建筑师丹尼尔·利博斯金德,因为设计柏林的犹太博物馆,以及主持纽约世贸中心重建,早已成为该行业的明星人物。

这座博物馆是个改建项目,原建于19世纪,本来的用途是军械库,后改为军事博物馆。纳粹统治时期,该馆炫耀军力的功能发挥到极点,直到德国战败。战后,这栋建筑又在苏联控制下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继续扮演军方喉舌时代的角色。柏林墙消失后,政治语境彻底改观,该馆的陈设显出方凿圆纳的尴尬处境,只得关闭了事。至于整座建筑的处置,也只能留给新的业主,也就是德国联邦国防军操心。于是有了这座扩建后的新馆,成为德国人反思穷兵黩武历史的公共空间。值得一提的是,赢得设计标的的利博思金德,恰好出自一个奥斯维辛幸存者家庭。

http://img1.gtimg.com/microblog/pics/hv1/66/173/2174/141408531.jpg

展区呈现的,自然是一个关于暴力的历史叙事。它的序奏是一座该隐和亚伯的青铜塑像。在《旧约圣经》中,该隐出于嫉恨谋害了亚伯,因为上帝青睐的是弟弟供奉的祭品。这个兄弟相残的故事,为整个展馆定下悲剧的调性。像很多军事类博物馆一样,这里展示的历史包括从技术装备、战争思想,再到军人这一职业本身。打仗这件事,几个重要因素无非就是机动、防护及打击力。在使用冷兵器的中世纪,集中体现这些因素的,是重装骑士。他们的甲胄、剑盾,至今仍是人们中世纪想象的主要元素。

点击此处,阅读全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