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丹泽尔·华盛顿主演的《伸冤人》(港译《叛谍裁判》),多年前公映时看过,觉得很刺激到位,近日电视上重播,本来没心思重看,谁知一进去还是走不开,看到深夜才结束。
影片乍看也是好莱坞的模式片,一个民间英雄孤身走江湖,艺高人胆大,挑战巨无霸的黑白道,一副百战不死身,一腔忠肝义胆,最后当然凯旋归来。这种套路看得多了,本来也会闷,好像史泰龙那一类的,只见筋肉,未见灵魂。但这一套稍有点不同,这一套说的是替天行道,是一个人苟活于乱世,可不可以凭自己的本事,替那些受欺侮受压迫的小百姓主持公道。
http://img1.gtimg.com/ninja/1/2016/12/ninja148289552846454.jpg
同事母亲的店被恶警欺负,他找到两个恶警,稍事惩戒后让他们退回勒索的钱;另一位女同事被劫匪强夺戒指,他教训暴徒后将戒指追回;妓女被黑帮毒打,他准备去替她赎身,被对方拒绝嘲弄,他一口气不动声色干掉三四个恶棍。他杀人不眨眼,扭断脖子也好,用铁锤砸死也好,用钉枪连发致命也好,总之小恶有小惩,大恶不留命,他真是杀得性起,杀得“没有人性”。
影片拍得很认真,镜头凌厉,风格冷峻,人物都有型(包括反派和配角),动作设计也不落俗套,其中还有不少精彩对白,剖析他私人执刑的内心律令。
他判定谁对谁错,谁该受罚谁该受偿,没有任何人赋予他这种权利和职责,他也没有得到任何法律的准许,他动不动就手起刀落取人性命,动不动就以死来恐吓他人,动不动就使用常规或非常规武器来“作案”,但他却永远想做就去做,也没有受到任何一个观众的质疑,甚至电影也没有受到查禁(可能会被定为三级片,因为有些镜头太血腥残暴)――难道有关部门不怕这样的影片教坏孩子?
唯一的解释就是他在替天行道。人间的“道”不行,天上还有“道”,天道比人间道更高更权威。一个人受良知启示,感悟自己领有神谕,好像上天赋予他一种扫荡人间污秽的职责,他就可以做这件事。
当然,一个升平盛世是不需要任何人来替天行道的,人间有严谨的法律制度去规范,但人间之法有时力有未逮,有时被扭曲,乱世来了,盗贼丛生,人间法成虚设,那时若没有人替天行道,那就只好任由人妖颠倒,恶人横行,好人遭殃。所以替天行道在没有法纪的条件下是必要的,这是中国的梁山好汉们和《伸冤人》中的丹泽尔·华盛顿们之所以存在的理由。
人间有道义,也就是有一些普遍的行之四海的是非观。人要有善心和怜悯心,不要损人利己,不要巧取豪夺,不要谋财害命,这些基本的是非观千年传承,就成了民间道义。一个正常的社会,它的法律制度是在人间道义的基础上制定的,由国家立法去规范人的行为,以维持社会的稳定。按理,任何公民违反法律,都应该受到制裁,但如果政府无力,法治松弛,犯法的逍遥法外,守法公民被关到牢里,这时法律就没有力量了,就需要有替天行道的人出来践行人间道义。
http://img1.gtimg.com/ninja/1/2016/12/ninja148289555110942.jpg
这部《伸冤人》说的便是这个道理。人间不能任由恶棍横行,否则好人都没法活了,但好人不是个个神勇,手无缚鸡之力怎么对付冷兵器?于是天降大任于斯人也,丹泽尔·华盛顿就成了人民救星。
片中一个点睛的情节,丹泽尔·华盛顿到他的前上司(或战友)家里,向她了解匪徒的背景,两人一场对话算是交心。丹泽尔·华盛顿说他有时候看不惯一些恶人,觉得应该做点事,他的上司提醒他:有时候一种良好的动机,会引出错误的结果。话都说得很含蓄,点到即止,也都各自心领神会,互相理解。当然,做这种事,是非曲直存于一心,也存于片刻当下,你虽然替天行道,但你终究是人,你无法保证什么时候会把事情做过头了,什么时候又一时恍惚失去清明之心,用极恶手段做极善的事,风险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