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在去四川就职之前,湖广总督赵尔巽做了最后一件事:清除街边小贩,与外国驻华政要把酒道别。他为此引发了一次暴动。
http://img1.gtimg.com/ninja/1/2016/12/ninja148143370165264.jpg
他需要在汉口做一辞行演出。作为两湖地区最大城市,汉口上个月下旬刚刚经历了一次风灾,但赵尔巽此行并非慰问灾民,与驻华使节的礼仪性告别被排在了日程的更前列。让他没料到的是,此次访问固然展现了官威,却也引发了一场暴乱,最终还酿成外交事件。
暴乱始于1908年5月14日,起因是当地巡警下令沿途小商贩闭市回避,以迎接总督大人的到访。这引发了民众的不满。所谓的“闭市回避”,或能更好保证赵尔巽的安全,体现一个城市最大限度的秩序,但它也彰显出“父母官”与“子民”间无法跨越的那条鸿沟。小贩们的暴乱以捣毁警局始,以被镇压终。这是赵尔巽留给湖北最后的遗产,在他到四川就职总督之后,受暴乱波及的汉口日商,拿到了清廷的赔偿。
按照惯常的官场礼仪,赵尔巽启程前往四川时,需在汉口登陆往各处向各国领事官辞行。当时负责全省巡警、消防、户籍、营缮、卫生事务的巡警道是冯启钧,他考虑到总督大人坐着马车,出入窄巷多有不便,就在5月12日晨电话通知麾下警察,取缔主要街道货摊,将卖熟食、鱼肉、菜蔬及京广杂货者,一概迁往大火路、桥口、存仁巷、静室庵等处,进行交易。
在此之前,巡警还要求各商铺规范店面,撤去吊牌、横牌,商铺因不情愿,故迟迟未撤,警局即派人手持斧锯,代为拆下,断作数段,并处以巨额罚金。商贩当时即有怨言,只是未酿事端。
路边摊贩对强迁的承受力,较商铺更弱。当他们发现只能在指定的过于偏僻的几个地点售卖货物时,认为警方无异是在“绝其生路”。
《申报》记录了最初的抗议情形:“十四日下午,聚集数千人,头插香枝,分赴巡警局、汉关道署、夏口厅署、都司署及武昌鄂都署,要求弛禁。冯巡道谓:此事系由警局误会,今制台(赵尔巽)已去,毋庸让宽街道,尔等各安生业,照常贸易,勿得聚众滋事。各小贩闻谕后,多有散去。”
继任的湖广总督陈夔龙在《梦蕉亭杂记》中,给出的信息远比《申报》更为劲爆:赵尔巽14日并未离开汉口,仍复拜客,只是改乘车为骑马,当他正驰驱市中时,被众商贩拦住,赵尔巽“一见众商拦阻,勒回马头,拚命狂奔,竟驾扁舟而逸。众商见其飞奔示怯,一时人声鼎沸,相率穷追。”
因官员到访而闭市,在现代社会是不可想象之事,但彼时的中国商贩对此不难接受。只要别对他们永远禁绝就好。冯巡道是个聪明人,见商贩上访闹出事端,才转换主意,这似乎印证“有什么样的民众,就有什么样的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