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国风·邶风·柏舟》全文: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觏闵既多,受侮不少。静言思之,寤辟有摽。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心之忧矣,如匪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前面我讲《柏舟》这首诗是古代儒家强加给卫寡夫人的,就是前面的三家诗讲的,卫寡夫人为守寡作的。他们搞错了,或者说后来的儒家有意这样子搞的,真相不是那样的!
所以我还是相信孔夫子确实是不但删过诗还编过诗,真是这样,他把《柏舟》这首诗放到十三国风的第一首是极有见识。
首先就说明不要乱认为对不对就是民歌,没有那么多民歌,这首诗就不是什么民歌,是诗人之诗,而这个诗人是朝廷里面的一个正派的官员,这个就是中国诗歌中间可以考察的、比屈原还早得多的一个官员,他写的一首关于朝廷里面清流浊流、君子小人之间的冲突。是君子本人写的。
所以这首诗,如果是孔夫子把它摆到第一首绝对是有意义的,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孔子这个人的思想,那就按照这种解释,这是一个官员。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官员很有地位,很有钱,下了班回到家中去,家中有游船。这个舟是用的最好的木头——柏木。黄河流域没有楠木,也没有其他那些很优质的木料,连樟木都没有,最好的木料就是柏木。旧社会的时候在华北平原说某一家里很有钱,就说他家中有柏木家具。这个柏木在我们这儿司空见惯,好多穷人家的桌子都是柏木桌子,但是在黄河流域就不是,这是有钱人家的船,柏木船,是他家中自己的。所以一个官员家中还有船,那还是很有地位,很有权。
“亦泛其流”,加个“亦”有深意,一定是他的仆人,船舟的舟子,划这个船的人就问:“老爷,船开到哪里去?”他说的:“哎呀,也跟着大家随大流嘛。”用了个“也”,就说也不得已,顺着流走,没有目标,顺着流水走,顺水船,所以用个“亦”就指这个。诗人的口气,等于心中有不耐烦,我又不是到特定的旅游点去耍,我是心头实在是非常不快活,管他的,你也就跟大家一样,顺着大流走吧,“亦泛其流”。
http://img1.gtimg.com/cul/pics/hv1/52/241/2155/140190382.jpg
“耿耿不寐,如有隐忧”,这个“耿耿”不是他们历来的讲的眼睛睁起不睡觉。这个“耿”字是耳朵发烧,看字的字形你就晓得了,耳朵发烧通常就是人的头部体温偏高,耳朵烫,大家有那个经验,耳朵烫就睡不着,就失眠。何况我们四川话还有一句叫“耳朵烧,有人掏”,古人也是这样,耳朵一烧,心头就说的他们那些小人又在背后骂我了。因为他受了这些气,在朝廷里受了这些气,所以心头经常想到,耳朵一烧,他就想到他们又在背后暗算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