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市场上有一种玛瑙叫“战国红”,它不是南红,跟战国也没有什么关系。它的另一种叫法,是“红缟玛瑙”,或者“黄缟”。当然有红有黄的,应该叫“红黄缟”吧,不好意思,还没听有人这么说过。新矿“南红”是近年被炒起来的最成功的例子,不管是保山料,还是四川的九口料联合料,都似乎已经为大众所普遍接受。奇怪的是“战国红”,就是炒不起来,其实论漂亮,它一点都不比南红差,它红绸缎、黄绸缎一样飘动的“搅丝纹”,彩虹一样,实在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啊。
这种玛瑙,在战国的时候,就被人盯上了,有人看到了它的美丽,于是用它来做成珠子,做成环子。一颗真正战国时期制作的红缟珠子,已经卖到了几万元人民币的高价。而一个红缟“三才环”,真品的话更是可遇不可求。玛瑙的硬度,甚至要超过白玉,你用它在玻璃上一拉,玛瑙毫发无损,玻璃却一定被划了一道痕迹。玛瑙这么硬,在战国的时候,却被加工成那么漂亮的环子,看上去仿佛是随心所欲,就像捏一个橡皮泥。大小、比例、轮廓、线条,都是那么恰到好处,怎么看怎么舒服,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http://img1.gtimg.com/cul/pics/hv1/181/100/2154/140089531.jpg
战国玛瑙环,红缟最少。大多是白玛瑙、黄玛瑙。后者被爱称为“冰糖玛瑙”。如果这“冰糖”里,还隐约着一些沁色,那么它的昵称就是“冰糖影子玛瑙”。顺便说一下,玛瑙和白玉不同,因为它质地相对更坚硬紧密,所以很难受沁。也就是说,当它深埋地下的时候,周边也会有各种有色物质靠近它,想渗透它,进入它,但是很难。漫长的岁月,于是常常会给玛瑙蒙上一层乳白色的表皮,这就是行内所说的“奶皮”。玛瑙环线条的刚劲,形态的洒脱,真是令人百看而未厌。无论是“三才环”,还是“平台”玛瑙环,它们都会有很多个立面,看似简单,其实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