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生下半场,不如从头来过

(2016-11-01 11:41:35)
标签:

杂谈

在意大利人中有个传闻,说中国人都是“不死的”,因为他们在意大利所看到的华人华侨都年轻、勤奋而富有活力,却神秘地从未看到他们中有人老去和死亡。这当然是一种基于偏见的怪诞传闻,不过的确,在欧美、日本、台湾还时常能在各行各业(尤其是服务业中)看到白发老人的身影,国内的就业者却普遍相当年轻:秘书极少会是中老年女性,职场精英也往往未满四十就已身负重任,百万富豪也在整体上比西方社会年轻得多。十多年来,我就职过的各家外企中,无一例外地都是未婚者占了员工中的大多数,35岁以上的通常不会超过两成,以至于很久以来我们一些朋友就在笑谈起一个问题:这些职场中的白领,在老了以后都去哪里了?

这在原来的确只是一个笑谈,因为国内的大部分白领都尚未变得足够老。鉴于外资企业大举进入中国是在1992年以后,而创造了许多就业机会的新科技或前沿领域也是此后才不断涌现出来,可以说这些已堪为“老前辈”的第一代白领,也不过就刚刚开始面临中年危机。日前和他们中的一些人夜谈时,有人感叹:“人生还有下半场。”强打精神规划自己的“下半场”人生,那在中国也算得是“摸着石头过河”的事

http://img1.gtimg.com/ninja/1/2016/11/ninja147797112367758.jpg

在原先的年代,中国人大概是无须多考虑“下半场”的事的,因为那时在面对“抑制、减速、开阔的中年”(诗人肖开愚语)时,大多数人无非是安稳地度过余生,不会再想着折腾出一个什么不同的活法来了。美国生物学家乔治·夏勒1984年发现,“我在中国遇到的生物学家,大多年满五十岁就在心理上宣告退休,一心一意保护既得的地位,避免被年轻人夺走,尽量不引人注目,等着领退休金。”在更早的时候,人均寿命这一点本身就免去了人们多去思虑这个问题。这点上,社会学家潘光旦在数十年前说过一番富有远见的话:“医学的发达与工业机械化是近代文明进步的两大柱石,但从劳动界的老人看,它们便不啻是一副夹棍,把他夹在中间。一边,医学把他的寿命延长了二十岁,又一边,到了四十岁光景,工业已经硬把他当做老者,要他退休。”

点击这里,阅读全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