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评论丨《大家》史上最高稿费标准诞生,拖延症患者福音

http://s2/mw690/003BBopOzy6VwzZvUyd21&690
你还记得“Burn Down 原则”吗,这究竟是中文媒体的杜撰,还是国际上处理化学品爆炸的常规方法?
你应该也还记得郜艳敏,从2006年的“感动河北”到2015年的愤怒与恐惧,同一个悲剧为何激起如此不同的反应?
还有“最悲伤作文”,经历了感动、质疑、学校被强拆之后,大凉山的孩子们悲伤依旧。
这些年我们看够了反转剧,媒体对时效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家都很急,生怕落后一秒,大众的注意力就飘向别处。
可是总有一些事,要站远一点才看得清楚;总有一些问题,在尘嚣过后应该有个答案;也总有一些观察和见解,值得等待。
这一次,我们将推出一个新栏目:慢评论。
每个月,《大家》将发布1-2篇5000字以上的长文,给出一字二元的稿酬。不追时效,但求洞见;万元起步,值得拥有。
我们不接受没有事实和数据的臆测、诉诸情绪的呐喊、不加论证的三观。我们期待的是——
写作门槛高而阅读门槛低的专家意见;
翔实可靠、一目了然的数据帝;
让人心服口服的话题终结者。
----------
FAQ
----------
Q:“慢评论”的选题从哪儿来?
A:编辑部出题+作者自主选题,不论时事热点抑或旧闻回顾,只要你有料,只要你能写。欢迎与编辑部讨论选题。
Q:我可以投稿吗?
A:可以!如果你还不是《大家》作者,欢迎给ipress@foxmail.com投稿、讨论选题。慢评论,快回复。
Q:什么样的文章可以达到“慢评论”标准,举个栗子?
A:重磅话题、深入评论,比如:
彭远文老师谈凉山《我们只是投胎比他们投得好》
李思磐老师谈妇女拐卖问题《刑法修正案九能否改写郜艳敏们的命运》
刘柠老师谈日本“安保法案”《日本正变得越来越窒息》
---------- 慢评论作者创作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