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军民大生产》教学点评
(2015-01-12 10:53:57)本课导入时从生活中的劳动场面开始,自然有些平淡,但是随着环节的发展,可谓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环环相扣,设计的重难点突出,解决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由聆听到感受劳动号子,由感受到体验歌唱劳动时的热烈场面,学生在师的细致巧妙引导下,回答得精彩,理解的深刻,表现得的很投入。每个环节过渡自然舒畅,不留痕迹。情境引导,激发创造力、想像力。
在孩子们演唱歌曲《军民大生产》的艺术处理中,孩子们理解并体验了一领众和、众领众和的演唱形式,师的语言极富有感染力,情境的创设充分的调动了学生演唱的热情,更深切的体验了劳动大生产时的场面。当歌曲加上了“嗬咳、西里里里、索拉拉拉”的引子与尾声时,使歌曲变得更加丰满,同时让学生更深入的体会到劳动人民一天生活中的辛苦忙碌。师生合作的歌声在渐强与渐弱的处理中表现得特别精彩,赢得了听课老师情不自禁的掌声。而拓展引伸让学生懂得团结协作、勇于拼搏的精神也是顺里成章,水道渠成。
1、
在这堂中,我通过让学生发现自己身边居然也有劳动号子的雏形,并且自己也曾经参与了劳动号子的创作和演唱,让学生对劳动号子这种民歌形式有了很浓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原劳动中争先恐后的竞赛场景,使得学生歌唱的热情高涨。
2、
一首歌的演唱一定要抓住歌曲节奏的强弱规律,并将这种强弱体现在歌曲的演唱中,体现在自己对歌曲的理解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表达出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这首歌曲除了要体现四二拍节奏的强弱规律外,还必须体现出强音记号所标注的强音。
3、
每一堂音乐课,教师都应该为学生精心设计课后拓展训练内容。恰当的课后拓展训练能有效地延伸课堂内容,让学生更深入地学习音乐知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拓展学生的音乐空间。而让学生积极参与音乐的创作练习无疑是一种非常好的拓展训练方式。
当然,在这堂课中我也有做得不足的地方。
1、学生对升4的音准把握不到位;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