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年级数学作业布置

(2013-05-23 11:03:29)

一直以来,我们总在为如何布置作业而烦恼。大部分时候都是因习惯而布置作业,并不讲究作业的质量,总觉得不布置作业心里不踏实。我们许多教师往往过多地依赖课本,对作业的设计认识不足。其实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复习与巩固,也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也是检验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主要形式。如果作业设计不科学,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制约了学习的灵活性,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布置趣味性作业,不要布置重复性的作业

    小学生对数学的迷恋往往是以兴趣开始的,由兴趣到探索,由探索到成功,在成功的体验中产生新的兴趣,推动数学学习不断取得成功,但数学的抽象性和严密性往往使他们感到枯燥乏味,要使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体会到数学是那么生动、有趣、富有魅力,强化数学作业的趣味性十分重要。应尽量把作业中的数学知识编成故事、谜语、童话、游戏等形式,使学生一看作业的内容就来劲,就跃跃欲试,使学生把作业看作是没有负担的学习,乐在其中。

 

 2、布置多样性的作业,数学作业防止单一化

不分层次的作业形式显然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作业需要,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教师要改变作业单一化的弊端。在布置作业时,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下要保底,上不封顶”与“保基础、求发展”的原则布置作业,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尽所能 都有所获,都在不同程度地享受着成功的体验,例如:计算题作业是由数字与运算符号构成的抽象枯燥的作业,学生计算时容易产生烦燥的情绪,因此注重作业形式多样化,激发学生计算兴趣。比如视算训练、听算训练、抢答口算、口算游戏、对抗赛、接力赛等形式,使学生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3、布置生活性作业,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实践者

    教师在备课时要尽可能地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寻找知识的生活原型,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而来自于生活实践中的数学作业,则是一个很好的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无处不在的方法,特别能激起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布置有效数学作业也应将触角伸向小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布置有效数学作业可以与儿童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及其他各科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和谐的学习整体。比如教学长方体、正方体一课时,让学生回家找一找这些形状的物体,学生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第二天汇报的时候,同学们个个精神百倍,说出了很多,甚至有的同学说的物体还能勾起我儿时的回忆。学实践经验,从而产生这些贴近学生生活的作业,不仅巩固了课堂的知识,而且也使书本知识生活化,让数学回归生活、服务生活,这给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人,成为数学学习的发现者和创新者。

4、布置开放性作业,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完成数学作业也是一种数学活动 ,面向未来的数学教学,应当从守成型向创新型转化,当然,重现式的数学作业布置仍然是需要的,因为它符合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有助于语言材料的记忆、积累。但是在优化重现式作业的同时,更多地布置一些以学生主动探索、实验、思考与合作为主的开放性作业,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成为一个问题的探索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