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校本课程《春夜洛城闻笛》教学设计

(2014-12-03 20:17:01)
分类: 校本课程

《春夜洛城闻笛》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春夜洛城闻笛

唐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教学目的:

1、 品味古诗的思乡怀亲的主旨。

2、 掌握通过意象表达思想感情的诗歌表现手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同学们,思念家乡亲人的古典诗歌小学背过不少吧?比如说李白的《静夜思》、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安石的《泊船瓜州》。

2、学生背诵以上古诗。

3、背完后老师提示课文这两首诗都是表达思乡怀亲的感情,提问: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诗中的思乡之情?请同学们初读一遍感知表现主旨的诗句。

4、学生读完后询问这两首诗表现主旨的诗句,教师总结:这两首诗都有“故园”,点出这两首诗的思乡怀亲主题。

二、 学习理解:《春夜洛城闻笛》

1、教师范读《春夜洛城闻笛》

2、学生朗读这首诗,并结合注释初步把握诗的内容。

3、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怎样来理解“暗”?

照应题目中的“夜”;写出了“闻”时的精神状态,先听到笛声,想寻找它的来源,却又不知道何人所吹,从何而来;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经意间打动了许许多多的人。

(2)第二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满洛城”是夸张写法,由己及人的推想,推想很合理,笛声本来是悠扬的,又当夜深人静,加上春风吹拂,说它飞遍洛城并不过分,客居的有心人,应该是听到的。

(3)谁来解释一下“折柳”这个词在文中的意思?

李白在夜晚听到幽幽的笛声,而且正好吹的是《折杨柳》这首歌,唐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俗,所以由送别的伤感马上想到家乡和亲人。因此,本诗根据“折柳”的意象来表达“故园情”的。

(4)启发提问:《春夜洛城闻笛》中用了那些词来表达作者心中的思乡之情呢?

学生大概会找到“玉笛”、“折柳”,教师板书。

(5)提问,激发创造力:

为什么唐人折柳代表送别呢?同学们猜一猜。

这里让学生自由想象,自由地说,教师最后总结两点:

(1)、“留”与“柳”谐音,折柳赠人是希望对方能留下来。

(2)、柔顺袅娜、随风摆动的柳枝,这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分别时恋恋不舍的心。

三、熟读。

1、全体读,要求读出诗中表达的离愁别绪。

2、指名读,同桌之间互相听读。

3、分上下句读,师生之间或同学之间。

4、全体一起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

四、“故园情”系列诗词赏读: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