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难以忘怀的成昆铁路

(2019-06-30 01:45:41)
标签:

365

分类: 散文杂文
难以忘怀的成昆铁路

    今年71日,是成昆铁路胜利建成通车四十九周年的日子。此时此刻,让我们把目光投向四十多年前,在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里,我们一代又一代铁路人用血肉之躯,用理想信念,在大西南险恶的崇山峻岭中创造了一个世界铁路建设史的奇迹和神话。

英明决策

1964年,美国借口越南舰艇对美国军舰进行攻击,制造了北部湾事件,把炸弹丢到了中国边界,越南战争全面升级。此时,中苏关系也已经非常紧张,新中国的北疆和南疆同时面临着战争的威胁。而我国70%的工业都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一旦战争打响,防空力量薄弱的新中国很难应对敌人的空中打击。为了“备战备荒”,党中央决定将一部分与国防有关的电子、能源、航空、兵器等工业迁入西南腹地,迁到“原子弹丢不到的地方”。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毛泽东主席在1964515日至617日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提议国家“三五”计划从着眼于解决老百姓的生活问题转变成三线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成昆铁路的建设开始列入议事日程。

同年8月,毛主席发出了“成昆铁路要快修”的号召,他对即将赴任的大三线建设总指挥彭德怀说:“铁路修不好,我睡不好觉;没有钱,把我的工资拿出来;没有铁轨,把沿海铁路拆下来;没有路,我骑着毛驴下西昌;一定要把成昆铁路打通!”周总理则在总参谋长罗瑞卿大将提交的报告上批示:“修成昆铁路,朱委员长提议,主席同意,使用铁道兵修。”

三线之争

早在上个世纪的1950年,刚刚在重庆成立的铁道部第二勘测设计院,成立伊始的首要工作就是设计一条能连通成都与昆明的铁路路线。

于是,5000多名工程地质勘测人员在成都与昆明之间长达1000多公里,宽约200公里的广阔地带开始了选线勘探工作,经过地质研究和徒步踏勘,提出了东线、中线、西线三大线路走向的比较方案。东线从内江、自贡、宜宾、盐津、彝良、威宁、曲庆到昆明长约889公里;中线从成都、眉山、乐山、宜宾、绥江、巧家、东川、嵩明到昆明全长约810公里;西线从成都、眉山、乐山、峨边、喜德、西昌、德昌、会理、广通到昆明长约1167公里。

这三条线路中,东线和中线的长度较短,地势相对平缓,地质构造也比较简单,而西线的自然条件极其复杂,但由于沿线70%都是少数民族地区,一旦修通对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19533月,应邀到西昌设计现场“会审”的前苏联专家选定了中线方案,西南设计分局马上组织全局的勘探力量对中线展开了初测和设计。
  然而,一年之后,一个意外的重大发展把中线方案拉下了马。19546月,南京大学地质系师生在川滇交界处进行暑期找矿实习时探明:现在的攀枝花市附近地层内约有7亿吨铁矿石储量、3亿吨煤炭储量、800万吨二氧化钛储量、200万吨五氧化二钒储量,以及钼、镍、铂,稀有金属和非金属矿等50余种,周边地区还有几十亿吨的远景储量……一个深藏在中国西南崇山峻岭深处的聚宝盆赫然展现在世界面前。于是,成昆铁路选择了唯一能经过攀枝花的设计方案,也就是最险峻的西线。

英雄之路

成昆铁路沿线不仅地形复杂,地势险峻,地质情况复杂,存在着山坡崩坍、落石、滑坡、泥石流等各种不良物理地质现象,工程十分艰巨,施工非常困难。

 19648月,毛主席发出“成昆铁路要快修”的战斗号令,30筑路大军从祖国的四面八方,跋山涉水,以最快的速度开进工地,成昆铁路工程建设正式开始。

在其后同隧道塌方等险情斗争上,许多铁道兵指战员、铁路员工冒着危险,排除险情,不少人光荣负伤,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一路上几乎每个新建火车站都有一个烈士陵园或墓地,默默注视着来往的列车。

为修建成昆铁路,许多铁道兵指战员、铁路工人和民兵付出艰辛的努力,甚至鲜活的生命。据《人民铁道报》报道,为成昆铁路建设时牺牲的英烈达1000多人,平均每一千米铁轨就有一名建设者为之牺牲。

技术成就

成昆铁路建设,从一开始就十分重视采用和发展新技术,1964年,会战指挥部就做出决定,确定在桥隧施工、通信信号、牵引动力等方面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结构、新材料和新的施工方法。

经过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与全体筑路人员的努力,成昆铁路技术成就出色,尽管修筑在条件恶劣的“地质禁区”,但仍然比西南地区原来修建的几条铁路干线设计标准高,建造质量好,通过能力大。最大坡度不超过16%,最小曲线半径600米,全线内燃机车牵引,隧道预留了电气化净空,设计年通过能力为近期1000万吨,远期1550万吨。为了跨越地形障碍,全线建有桥梁991座,开凿隧道427座,桥隧总长度占到整条线路长度的41.6%。由于地形限制,不含成都和昆明的沿线122个车站有42个不得不全部或部分建造在桥梁上和隧道里。为了克服地势高差,全线设计了7处螺旋形、圆形、灯泡形盘山展线,13次跨越牛日河,8次跨安宁河,47次跨越龙川江。

成昆铁路是一条以钢铁和生命铺就的巨龙,也是用智慧和科技打造的工程神话。成昆铁路开创了18项中国铁路之最,13项世界铁路之最,1985年与我国第一代核潜艇的研究设计一起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巨大影响

虽然成昆铁路是作为国防三线建设的重点工程而诞生的,但它所起到的作用远不止是备战,它至少影响和改变了西南地区2000万人的命运,使西南荒塞地区整整进步了50年。

成昆铁路与贵昆、川黔、成渝铁路相连,构成了西南环状路网,并有宝成、湘黔、黔桂三条通往西北、中南、华南的通道,彻底改变了建国前西南几乎没有像样铁路的历史。   
   
成昆铁路建成通车四十五年来,攀枝花钢铁厂最终在一片荒凉干热的河谷间,形成了中国最大的铁路用钢、钒制品、钛原料和钛白粉生产基地和西部重要的重工业城市。依托成昆铁路,重要的航天基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也在70年代末被建立起来。此外,西南各省(市)建成了基本完备的钢铁、能源、有色金属、电子、化学、机械等重工业体系,促进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升空、第一艘攻击型核潜艇下水和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的进程……使扬眉吐气的新中国,终于摆脱了战争阴影。

成昆铁路工程浩大,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奇迹,它对沿线乃至整个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今天已经转化成了一种民族自豪感和民族精神的象征,自尊、自强、勇敢、坚定、甘于奉献、敢于牺牲、再也不受外族欺凌……

联合国曾评选出代表人类在20世纪改造自然的三项伟大杰作:第一颗人造卫星、阿波罗登月、成昆铁路。有专家说,成昆铁路“至少推动中国的铁路工程技术进步了半个世纪,不是跨越、不是跳跃,是飞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