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神 剪 ——记三明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廖允武》

(2015-03-20 11:14:13)
标签:

神剪

廖允武

连传芳

    校庆专刊·校友风采

 

         

           ——记三明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廖允武

 

           连传芳

 

廖允武,祖籍江西临川, 1949年生于福建沙县。大专文凭,副高职称。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第六届省文联委员、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常务理事、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福建省剪纸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三明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三明市客家联谊会副秘书长,《三明客家》副主编。
   
如非亲眼所见,记者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到眼前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人物、山水竟是由一把小剪刀完成的。来到廖允武位于三明林委附近的家,在踏进门槛的瞬间,那一件件手工雕镂、精美绝伦的剪纸作品就将我深深吸引。步入这个家,有一种走进剪纸艺术世界的感觉。一套60平方米两室一小厅的房子琳琅满目,墙上、架子上、柜子里,桌子上,全是大大小小的剪纸作品。虽然室内并无豪华的家具,也没什么古玩字画的装点,但那一幅幅素朴鲜活、气韵生动的剪纸早已胜过一切奢华,平凡中处处彰显着剪纸艺术的尊贵与历史的尊严。
   
廖允武出生于沙县,至今乡土气息很浓。他1969年参加工作,插过队、放过排、当过老师。因热爱文学、音乐,在建宁县越剧团还干过乐师、编剧、舞美。1986年调到市文联工作。此后开始搞文学创作,曾经在《人民日报》、《三明日报》等省内外报刊发表散文、通讯、报告文学百余篇。个人还有《三明客家故事》、《三明巾帼颂》、《三明民俗》、《三明传说》、《民俗体育风情》等文学集正式出版发行。这为他把民间故事与剪纸艺术相互融合创造了条件。
   
允武身材矮小,不善言辞,却有一双巧手以及一对锐利的眼,剪刀在他的操控下,显得特别乖巧,虽然已年过花甲,眼力却一点也不输年轻人,只要一会儿功夫,纸屑飞扬间,一副副生动的图画就出现眼前。他不时拿出一些自己创作的作品让记者观赏,一边讲解这些作品的构思和所用的技法,见这些作品,或山水,或人物,线条粗细相宜,色彩鲜明,柔和协调,人物形象鲜明,栩栩如生。其中《李寄斩蛇》获福建省首届民间艺术品博览会铜奖,《三明山水欢迎您》获第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奖,本人还获个人贡献奖;《春天的故事》分别获福建省首届民间艺术精品展铜奖和天津第三届中国国际民博会银奖。《精忠报国》获中国杭州清河坊民间工艺品博览会暨中国民间艺人节优秀奖……
   
让记者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廖允武是从年届花甲之时才开始学剪纸的。他学剪纸源于偶然。2001年,廖允武为了抢救和保护民间文化,到三明各地查找民间艺人。有一次,他到建宁里心镇,偶然看到一幅名叫《天女散花》的剪纸作品,看完后,他被精美的剪纸折服了。立刻要求村民带他去寻找这幅剪纸的主人——一位从9岁就开始学习剪纸的农民刘进财。不久,他便邀请刘进财到三明参加三明市首届民间工艺品展览,并让他住的家中,介绍他到各个学校当剪纸教师,并在家里也办起了培训班,现买现卖跟着刘进财学起了剪纸。此后,他还特意跑到漳浦向全国青年剪纸艺术大师高少萍拜师取经。一边到三明各地学校演讲抢救剪纸艺术办剪纸艺术展,
   
按照廖允武自己的说法,刘进财是他的第一个师父,第二个师父是同样来自三明的剪影艺术家林旺生。2002年福建省首届民俗工艺品博览会上,三明民俗艺术团的林旺生根据游客的形象用纸张剪出脸部侧影的表演让廖允武很感兴趣,林旺生便告诉他剪影的一些技巧,不同年纪的人物需要注意什么细节。在接下去的展览中,廖允武把林旺生不像不要钱牌子改为不像请原谅,主动为工作人员和游客免费剪影。20多天的时间内,硬是把场地内所有工作人员和前来游客都剪了个遍,居然初步掌握了剪影了技巧。
   
剪纸是件很费心思的活儿,一件作品,从构思到绘图,常常要花去几天几夜时间。在创作大型作品时,他会一连十几天都奋战到凌晨两点多。但他都不觉得累,从2001年开始学习剪纸艺术以来,他虚心求教,刻苦钻研,注重理论与实践、传统与现代、阴刻与阳刻三结合,还注重剪纸对国画、连环画等兄弟艺术的借鉴与交融,刻苦钻研剪纸与剪影艺术。随着时代更迭、生活改变和审美转化,传统民间美术顺应时代发展,廖允武剪纸艺术不论在表现形式上还是表现内容上,也都在不断获取新的元素。他不断吸收运用我国南北方剪纸的优秀传统并加以发展创造,以经过改造的洗练质朴的传统技巧、大胆夸张的手法,去表现日常生活中富有情趣的人和物。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书画艺术的经历与独特的想法、构思融合于剪纸,夸张变形而又顺乎自然,纯真动人而又寓意深邃。凭着这股不屈不挠的精神使得他剪纸技艺取得长足发展,作品类型多样,有花鸟、人物、风景、民俗,构图大胆新颖、线条流畅明快,画面美观大方。他也说,由于自己拥有美术基础,所以对于剪纸及剪影是有一定的帮助。因此,他的剪纸作品先后获福建省首届民间艺术博览会铜奖、中国首届民间艺术博览会山花奖,第三届中国天津国际民博会银奖、中国杭州清河坊民间工艺品博览会暨中国民间艺人节优秀奖,中国高峰论坛民间艺术类金奖、南风韵全国剪纸大赛金奖。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举办的第四届中国剪纸艺术节暨蔚州国际剪纸艺术节获金奖,2012伦敦奥运之旅中国当代书画艺术展银奖;2012年迎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公益书画展金奖、牡丹杯.吉祥中国艺术大展中获金奖。并被评为中国民间艺术德艺双馨工作者、全国优秀指导教师等。
    2008
年廖允武被福建省民协推荐,入选奥组委和中国民协举办的中国民族民间手工艺制作展示活动,与其它25位民间手工艺制作大师一道,进入北京奥运村,为世界各国运动员展示民间技艺,介绍源远流长、底蕴浓厚的中华民间文化。
   
在北京奥运村,廖允武不善言辞,也不懂外语。当为展示活动服务并充当临时翻译的大学生志愿者忙不过来时,他就干脆用剪刀说话。廖允武让运动员侧身站好,左手拿纸,右手握剪刀,两三分钟便剪好了大头像。廖允武的快速剪影功夫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充满好奇心的来宾和访客,许多人抢着摆姿势做他的模特。马其顿田径选手伊瓦纳?洛兹曼站在民间手工艺制作展示区,一动不动保持了两分钟,让剪纸艺术家廖允武为她剪纸。廖允武站在洛兹曼左手的一米处,一张10×8厘米小大的黑色彩纸对折两半捏在廖允武手上,他被周围的民族工艺大师们戏称为怪剪刀怪剪刀看了洛兹曼几眼,两个对称的剪影就诞生了。德国代表团的访客瓦诺尔?雷泽也看上了怪剪刀的艺术,他提议用德国队纪念章,交换廖允武为他剪影。期间,他先后为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韩国、越南、南非等数十个国家及港台同胞近300位运动员、教练员、体育官员以及新闻记者剪过影,受到普遍的赞扬。如汤加王国王储图普托阿偕夫人看到廖允武为他快速完成的剪影作品后,他哈哈大笑说,像,真像!中国为世界奉献了最伟大的一次奥运盛会,中国的文化遗产真是迷人。 廖允武还在奥运村为新西兰代表团随队官员伊维特?拉塔创作了一幅剪影,精湛的技术,让她感到惊叹。近50个国家的代表团成员欢天喜地地带走了廖允武为他们创作的剪影作品,也带去了中国民间艺术家的真诚祝福。
   
廖允武一直把为中国运动员剪影当成自己最大的心愿。因为他觉得运动员们在赛场上冲锋陷阵,为国争光,哪怕暂时失利,也是最可爱的人。怀着对他们的崇敬之情,他先后为中国女排、女子体操、乒乓球、男女捧球、沙滩排球、手球、田径、射击、举重、水球、游泳、花样游泳、赛艇、曲棍球、跆拳道、柔道、竞走、拳击、现代五项等项目百余位运动员、教练、奥组委的领导剪影,还送精美的生肖剪纸。中国体操队总教练黄玉斌在题词中写下 好手艺三字。中国女排队员对廖允武的剪影作品格外青睐,赵蕊蕊第二次光顾时,廖允武请她代自己把早已裱好花费数周完成的得意之作《龙腾中华迎奥运》赠送中国女排,以示鼓励和祝愿,同样的情景也出现在中国乒乓球队身上。但在北京奥运村,他蒙眼片刻间撕出字、双喜字图案的本领根本来不及施展。因为请他剪肖像的人实在太多了。随着北京奥运会曲终人散,村里的运动员逐渐减少,廖允武认为有时间让蒙眼撕纸绝技露脸了。他还真让一些留守奥运村的运动员开了眼界。奥运会期间,廖允武到北京奥运村为中外运动员展示剪纸、剪影等民间艺术,广受好评,并被中央台、新华社等众多媒体报道。
   
借助奥运会这个平台,廖允武向更多的世界友人介绍剪纸艺术,而在平时生活中他也时时把传播民间艺术放在心上。他四处开展剪纸艺术讲座还指导学生有关剪纸的技巧,在传承这门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上的确做了不少努力。目前他每年都会在三明市举办至少两次剪纸展览。曾随三明客家民间艺术团到马来西亚进行友好演出,其剪纸与剪影均受到当地官方、百姓及新闻媒体的高度评价;2012年为第25 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制作百米剪纸长卷《千年客家》,亦受到好评。
    
为了抢救民间文化,为了把剪纸技艺传承下去,廖允武着实费了不少心思,他认为责任比热诚更为重大,而人才才是最重要的因素。因此,身为三明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的他,走上了对下一代的传承之路。让更多的孩子热爱这门艺术。从2003年起,他在家里举办培训班积极培养下一代剪纸人。从小孩抓起,可以让剪纸有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也可以让的剪纸文化技艺代代传承下去。就这样,廖允武发动组织成立一个三明剪纸协会,把剪纸技术好的姐妹们召集在一起,有任务大家做,有难处大家解决。一来可以提高作品完成的速度,还可以在一起切磋技艺,取长补短,让剪纸的技艺更加完善,更加具有市场竞争力。
  廖允武说,剪纸艺术的兴盛源自老百姓对美的追求,源于生活的需要,具有质朴、纯真、淳厚、自然的特点。它来自于民间传统艺术,内容、题材多为我们周围的现实生活。剪纸老艺人对艺术的理解是自然而然的,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廖允武就是如此,他把自己大部分精力用到了剪纸的研究和创作上,他也得到了自己应得的荣誉和尊重。  
   
然而,面对耀眼的奖章、数不胜数的奖杯,廖允武没有丝毫的骄傲自满、也没有片刻的停滞歇息。对他来说,荣誉是一种奖励,更是一种鞭策,它只是对过往成绩的证明,而非对未来成功的结论。作为三明市剪纸艺术界的领军人物,廖允武始终没有忘记自己肩负的神圣使命:继承、弘扬、创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