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2014-05-06 18:54:20)

如何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安康市二小  魏晓娟

所谓“学困生”,一般指学生的智力水平正常且没有感官障碍,但其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目的的学生。这些学生往往思考不积极,注意力不集中,善于机械记忆,不善思维,不愿或不善于开动脑筋,常常回避那些较难的习题,思维上有惰性。而学习上暂时落后的学困生能否转化,是一所学校一个班级一个教师能否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砝码。

造成学困生“困”的成因究竟是什么呢?我认为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一、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

二、缺乏动力和激情,在学习上投入的时间,精力少。

三、学习方法不当。

四、缺少爱的呵护,即因学生难以赢得老师的关爱在同学中觉得低人一等,在家中又得不到父母的关爱。

    五、父母家庭教育不协调。

后进生同样具有进步心,自尊心,渴望进步。他们由于各种因素而导致了成绩差。作为教师,应具体学生具体分析,逐个解决。如何转学困生“困学”为“乐学”呢?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动力,只有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学困生的成绩。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在不断更新完善教育教学方法的同时,我在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上做到以下几点:

一、采取情感倾斜,走进心灵,做学困生的知心朋友

    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于学困生,更应给予更多的爱,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 一般来说,“学困生”的自尊心是很脆弱的,经受不住刺激,渴望老师对自己“以诚相待”,不歧视,不讽刺,不打击,不揭短。“学困生”有一个怕遭冷落的共同心理。因此,一句温馨的问候,一个充满善意的微笑,一次关切的抚摸,都能融化他们的心理防线,这样师生之间就能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桥梁。 “亲其师而信其道”是由喜欢一个老师而去喜欢听他所讲的课,这种融洽的师生关系很自然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兴趣,转“困”学为“乐”学。

二、抓住闪光点,矫正心灵,给学困生以表现的机会

   《学记》里有这样一句话“长善救生”是说发扬学生的优点,克服缺点和短处。苏联的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科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教师应善于肯定学生的优点、长处,并给以表现的机会。比如,我们班的李晨曦同学虽然学习成绩不好,但是热爱劳动,乐于为班集体服务。我就会在班里对她大力表扬,并号召其他学生向她学习,并鼓励她在学习成绩上也能有所提高。此外,我还注重创设情景,给学困生提供成功的机会,如:挑一些容易解答或操作的问题让他们做,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逐渐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

三、个别辅导,师徒结对,以优带劣,共同成长

    个别辅导是对学困生进行教育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大部分学困生基础差,上课又不专心,有时连课都听不懂,他们积累的问题往往较多。老师要抽课余时间给他们进行个别详细辅导,鼓励他们提问,帮助他们彻底理解,及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疑惑。个别辅导还会让学困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与挚爱,这对增强学困生的信心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还坚信“1 1〉2”这个道理,几个人共同学习,效果往往比一个人更加突出。在教育教学中,我注意为学生创造一个伙伴共同学习环境,使学生在互助友爱,轻松愉快的人际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在编座位时,我都把每个学困生安排在几个优秀生中间,设立几个学习小组,动员成绩优秀的学生主动帮助学困生。还教导优秀生帮助他人是一种快乐,一种美德,学困生也要认识到“不耻下问”的道理,谦虚地请教优秀生。平时开展竞争,看看哪组师徒合作效果最好,并在双周给予最佳师徒奖励。我班学困生张嘉浩,上课不专心听讲,纪律不好。在排座位时,我特意安排班里一名品学兼优并乐于助人的学生与他同桌。也许是“近朱者赤”的缘故吧,在同桌的感染和帮助下,张嘉浩活脱脱变成另一个人似的,纪律好多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在课堂课外中,经常见到他们在学习问题上互相切磋的身影。每次数学成绩虽然达不到优秀,但已经明显进步了。

四、家校合力,共同教育管理学困生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孩子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一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许多教育都离不开家长的配合,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利于学校教育。因此,教师需要多与家长沟通,当我发现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在思想、学习中有不良表现时,就及时向家长汇报,共同教育学生。同时还把学生的每一点微小的进步和对他们的表扬及时转告给家长,让家长分享子女成功的喜悦,并再次鼓励子女,使学生感到来自家庭的温暖和爱护,使他们相信自己能够学好,从而将这种自信转化为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这需要我们抓住学困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和特点,努力挖掘潜能,引导学困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变无兴趣学习为兴趣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教育教学中,需要教师用爱心、耐心、恒心去密切关注孩子的点滴,打开学困生的心扉,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缩小成绩差异的目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