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2014-05-06 18:54:20)如何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安康市二小
所谓“学困生”,一般指学生的智力水平正常且没有感官障碍,但其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目的的学生。这些学生往往思考不积极,注意力不集中,善于机械记忆,不善思维,不愿或不善于开动脑筋,常常回避那些较难的习题,思维上有惰性。而学习上暂时落后的学困生能否转化,是一所学校一个班级一个教师能否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砝码。
造成学困生“困”的成因究竟是什么呢?我认为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一、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
二、缺乏动力和激情,在学习上投入的时间,精力少。
三、学习方法不当。
四、缺少爱的呵护,即因学生难以赢得老师的关爱在同学中觉得低人一等,在家中又得不到父母的关爱。
后进生同样具有进步心,自尊心,渴望进步。他们由于各种因素而导致了成绩差。作为教师,应具体学生具体分析,逐个解决。如何转学困生“困学”为“乐学”呢?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动力,只有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学困生的成绩。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在不断更新完善教育教学方法的同时,我在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上做到以下几点:
一、采取情感倾斜,走进心灵,做学困生的知心朋友
二、抓住闪光点,矫正心灵,给学困生以表现的机会
三、个别辅导,师徒结对,以优带劣,共同成长
四、家校合力,共同教育管理学困生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孩子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一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许多教育都离不开家长的配合,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利于学校教育。因此,教师需要多与家长沟通,当我发现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在思想、学习中有不良表现时,就及时向家长汇报,共同教育学生。同时还把学生的每一点微小的进步和对他们的表扬及时转告给家长,让家长分享子女成功的喜悦,并再次鼓励子女,使学生感到来自家庭的温暖和爱护,使他们相信自己能够学好,从而将这种自信转化为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这需要我们抓住学困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和特点,努力挖掘潜能,引导学困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变无兴趣学习为兴趣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教育教学中,需要教师用爱心、耐心、恒心去密切关注孩子的点滴,打开学困生的心扉,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缩小成绩差异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