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培养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2014-01-01 20:26:59)
标签:

育儿

分类: 报告

白河县城关镇中心幼儿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培养的研究》

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而人的习惯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可见,幼儿期的习惯养成情况影响人一身的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广大农村地区正在进行史无前例的新农村建设、现代化建设,相应的,对人们的文明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对农村幼儿加强文明习惯的培养尤其重要。这是时代的需要,是广大农村幼儿成为现代文明人的需要。

幼儿期是人的一生身心发展尤其大脑结构和机能发展最为旺盛的时期,更是良好生活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健康领域中明确提出:“幼儿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幼儿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对人的一生影响巨大,这是由于这个时期孩子的心理特点所决定的。这一时期一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能让孩子终生受益,但如果不适时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便会错失良机,形成不良的生活习惯,而积习难改,会给将来的发展带来难以弥补的缺憾。由此可见,习惯对孩子一身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培养一代少年儿童从小养成文明生活行为习惯,是保证他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终身发展的基础。

对于农村幼儿教师来说,开展幼儿习惯养成的教育任务相对城市幼儿教师来说可能要重一些,这是因为当前农村幼儿的父母或由于文化水平教育观念、个人修养等综合素质较低,家庭对孩子的习惯培养缺乏或者不足。长期以来,孩子放任自流,我行我素,出现了许多陋习:卫生习惯差(早晚不刷牙、饭前便后不洗手、随意将脏东西放入口中、不爱洗澡洗头、勤换衣物等);睡眠习惯差(睡觉需要家长陪同,不能独自入睡、没有午睡习惯或午睡时不能很快入睡、睡觉姿势不正确、睡觉时喜欢咬衣服或背角等);饮食习惯差(挑食、偏食、吃饭速度缓慢、饭前不洗手、饭后不漱口、用手抓饭等)……

综上所述,抓好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综合我园的实际情况,我们选择了《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研究》这个小课题,希望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了解幼儿生活习惯的现状,探索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手段和方法,以及如何改变家长观念,通过家园合作,共同为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形成创造一个积极的环境。

二、课题研究的对象

白河县城关镇中心幼儿园全体幼儿。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它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

(附)目标1  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

3~4岁

4~5岁

5~6岁

1.在提醒下,按时睡觉和起床,并能坚持午睡。

2.喜欢参加体育活动。

3.在引导下,不偏食、挑食。喜欢吃瓜果、蔬菜等新鲜食品。

4.愿意饮用白开水,不贪喝饮料。

5.不用脏手揉眼睛,连续看电视等不超过15分钟。

6.在提醒下,每天早晚刷牙、饭前便后洗手。

1.每天按时睡觉和起床,并能坚持午睡。

2.喜欢参加体育活动。

3.不偏食、挑食,不暴饮暴食。喜欢吃瓜果、蔬菜等新鲜食品。

4.常喝白开水,不贪喝饮料。

5.知道保护眼睛,不在光线过强或过暗的地方看书,连续看电视等不超过20分钟。

6.每天早晚刷牙、饭前便后洗手,方法基本正确。

1.养成每天按时睡觉和起床的习惯。

2.能主动参加体育活动。

3.吃东西时细嚼慢咽。

4.主动饮用白开水,不贪喝饮料。

5.主动保护眼睛。不在光线过强或过暗的地方看书,连续看电视等不超过30分钟。

6.每天早晚主动刷牙,饭前便后主动洗手,方法正确。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纲要》指出“与家长配合,根据幼儿的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幼儿爱清洁、讲卫生,注意保持个人和生活场所的整洁和卫生。”

四、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习惯是指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较为稳定的行为倾向。幼儿期良好的生活习惯主要包括良好的作息习惯、睡眠习惯、排泄习惯、饮食习惯、进餐习惯、整理习惯等符合幼儿身心发育特点的良好的生活常规及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够帮助幼儿调理生物钟,建立良好的生活秩序,逐渐成长为懂生活、会生活的现代人。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一)、课题研究的总目标:通过课题的研究,让幼儿自己的事情尽量自己做。学会自我服务、自我管理,使之具有独立生活、自觉安排个人生活的能力,使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课题研究的具体目标:

1.通过调查,了解幼儿生活习惯的现状,分析形成这一习惯的原因。

2.通过对幼儿生活习惯技能、策略、方法的研究,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幼儿的意识,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幼儿生活习惯培养的途径和方法,从而促进幼儿生活习惯的提高。

4、探索为家庭教育提供新观念和新思想,引导家长积极配合幼儿园,保持家园一致,为幼儿创设初步的生活习惯观的空间。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一)、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有:调查法、观察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和谈话法。具体如下:

    1.幼儿生活习惯的现状调查。(调查法)

    2. 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方法和手段。(观察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

3. 家园共育,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方法和手段。(谈话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

(二)、课题研究步骤:

(一)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3年4月-5月)

1、组建课题组,确定课题研究成员。

2、查阅资料,收集信息,开展理论学习和交流活动,明确生活习惯、自理能力等相关概念,为课题研究做好准备。

3、研究制定课题实施方案。

(二)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2013年6月—12月)

1.方案具体细化,由专人负责执行。

2.落实课题,设计各种测量记录表格。

3.进行幼儿生活习惯现状问卷调查,了解目前幼儿的生活习惯现状,寻找问题的根源。

4.探索在幼儿园一日生活、家园共育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方法和手段,创造条件,通过多种渠道实施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

5. 积累汇总资料,进行阶段性总结评估。

(三)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4年1月—2014年4月)

1.设计后测调查问卷,分析比较幼儿生活习惯发展水平。 

2.归纳、整理研究资料。

3.撰写课题的总结报告和研究报告。

五、课题组成员及人员分工

组长:张敏   担任课题负责人,负责课题策划、组织实施的指导、协调和管理。

组员:   叶祥桂   (收集整理资料)

李晓梅   卫 倩    (方案实施、阶段总结)

       兰 苗             (问卷调查)

 

 

 

 

 

 

 

 

 

 

 

 

 

 

 

 

 

 

 

 

 

                                          白河县城关镇幼儿园

                                         二0一三年四月二十七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