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蒋兆和的人物画

(2018-04-10 14:32:44)
分类: 教案

课题

蒋兆和的人物画

课型

 

备课日期

 

授课日期

 

 

 

 

 

    1.知识与技能

    了解蒋兆和人物画的特点,能够用美术欣赏的方法赏析其代表作《流民图》及其他作品。

    2.过程与方法

    在探究、交流活动中,能从内容描述、形式分析、画家意图、作品评价方面,赏析蒋兆和人物画的代表作品((流民图》。能借助资料,通过绘画作品对蒋兆和的艺术特点与成就进行评述,写出评述短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深刻体会《流民图》传递的爱国热忱与民族精神,铭记民族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主义精神,树立热爱人民、热爱和平的信念。通过欣赏蒋兆和的人物画,进一步认识美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认识美术创作的意义与价值。

教学重点

用美术欣赏的方法赏析蒋兆和的水墨人物长卷《流民图》,认识

画家的绘画特点。

教学难点

用语言描述蒋兆和人物画的内容,分析表现手法,并作出简要

评价。

教学媒体

 

教学方法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7分钟)

 

    播放视频《中国20世纪名画家蒋兆和》,让学生感受蒋兆和作品的艺术魅力。

    提问:谁能说说视频中的哪幅作品给你留

下了深刻的印象?(可让学生带着问题看视频。)

    欣赏视频,了

解蒋兆和生平,感

受蒋兆和作品的艺术魅力。

    学生回答:《流

民图》(卖小吃的老人)《与阿Q像》《流浪小子》《卖子图》《走江湖》等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深入研究蒋兆和作品的兴趣。

 

 

   

《流民图))

15分钟

  通过观看视频,我

们对蒋兆和的生平有了f步的J‘角托初步感受J-蒋兆和作品的艺术魅力。下面,我们从内容描述、形式分析、画家意图、作品评价四个方面,赏析蒋兆和的水墨人物画长卷《流民图》。蒋兆和先生在1942年至1943年创作了这幅作品,它是蒋兆和先生一生中最重要的代表作。

1.内容描述。

    10页主图是《流

民图》的局部,描绘的是难民躲避轰炸的情景。

    提问:请你结合视

频、教材及课件中的图

片,谈谈《流民图》描绘了哪些人物形象。

 

 

 

 

 

 

 

提问:第10页右下角《流民图》局部描绘

的是什么情景?

 

 

 

 

    出示《流民图》其他局部。

 

    2.形式分析。

    美术作品包括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形式包括形式结构和艺术语言。请你从形式结构和艺术语言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流民图》是巨幅水墨人物画长卷,现存世部分全长12米,高2米,画家塑造的100多个难民的形象和真人一般大小,构图宏伟,众多的艺术形象有机地组合成一个整体。

    作品采用中国传统人物画的白描手法,又融合西方人物画技法,注意解剖、透视和明暗关系,使人物描绘富于立体感,具有逼真的写实性和表现性,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3.画家意图。

    提问:画家为什么要画《流民图》?

    蒋兆和先生说:“一定要把沦陷区人民深受帝国主义压迫的灾难和人民盼望胜利的急切心情从画中表现出来。”

    “画一幅集中表现沦陷区人民遭受日寇烧杀掳掠的大幅画。

    4.作品评价。

    蒋兆和先生的水墨人物画长卷《流民图》,以现实主义表现手法,塑造了100多个和真人一般大小的难民形象,有力地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罪行。画家在中国传统人物画白描画法的基础上吸收了西方明暗的绘画

方法,开创了中国水墨人物画的新画风,具有极高的思想性、艺术性,“堪称一幅里程碑式的鸿篇巨制”。《流民图>引发无数欣赏者的共鸣,使人感动,让热爱和平的人们永远铭记中华民族那段屈辱的历史,

自强不息。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描绘的是100

多个流亡的难民。

    一群妇女儿童惊恐地抱作一团,老人捂着耳朵,母亲抱着刚刚死去的孩子,老奶奶用手捂着孩子的脸,还有奇锄的农民…….

  学生回答:描绘的是弟弟祈求哥哥给点吃的,哥哥却把手中的食物高高举起。妹妹目不转睛地看着哥哥吃着碗里的点东西。

    还有断了一条

腿的青壮年,知识

分子……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分析。

 

 

 

 

 

 

 

 

 

 

 

 

 

 

 

 

 

 

 

 

 

 

生自由发言。

 

 

 

 

 

 

 

 

 

 

 

    学生用自己的

语言进行评价。

 

    从内容描述、形式分析、画家意图、作品评价

四个方面赏析,让学生学习欣赏的方法与步骤。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给学生更充分的空间,创造自主

学习、相互探讨的学习氛围,并引领学生分析探究《流民图》,在实践中掌握艺术欣赏

规律与方法。

 

 

 

 

 

 

 

 

 

 

    帮助学生理解形式美感,以及形式在美术创作中的作用。

 

 

 

 

 

 

 

 

 

 

 

 

 

 

 

 

 

 

 

 

感悟艺术家的正义与良知,理解

画家强烈的民族精神和历史责任感。

 

 

 

 

 

 

 

 

 

    理解《流民图*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及蒋兆和在中国现代人物画发展史中的崇高

地位。

 

欣赏、比

较画家作

晶,认识

蒋兆和人

物画的特

10分钟)

 

    1.前面我们赏析

了蒋兆和先的《流民

图》,谁能L说说蒋兆和水墨人物画的特点?

 

    2.下面,请同学们比较一下教材中《样林嫂”和张大千的<</span>纨扇仕女图》,分析一下《祥林嫂》是如何体现蒋兆和水墨人物画特点的。

    (1)描绘的对象有何不同?

    (2)用线有何不

同?

    (3)造型精准程度有何不同?

    (4)哪幅画更有立体感?笔墨有何变化?

 

 

 

 

 

 

 

 

 

 

 

 

    我们再把蒋兆和的水墨人物画与南宋粱楷的《太白行吟图》明代唐寅的《纨扇仕女图》、清代任伯年的仕女图、齐白石的仕女图进行比较,可以说,蒋兆和开创了中国水墨人物画的新画风。

   学生回答:画家在中国传统人物画白描画法的基础上吸收西方明暗的绘画方法,开创r中国水墨人物画的新画风。

 

 

 

 

 

 

 

    学生回答:

一个是旧社会的劳动妇女,一个是古代仕女

《祥林嫂》用线有虚实、轻重、浓淡变化。《纨扇仕女图》月j线比较均匀。

《祥林嫂》注重解剖、透视、比例、造型准确。《纨扇仕女图》造型比较自由、随意。

《祥林嫂》更有立体感,在中国画的基础上吸收了西方明暗的绘画方法《纨扇仕女图》基本是平面效果,头发、脸、已领、上衣、裙、扇基本

是平面的黑白灰色

块的对比。

    欣赏幻灯片中的名家作品。

 

 

 

 

 

 

   运用比较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

地理解蒋兆和人物画的特点。

 

理解艺术

与生活的

关系

10分钟)

    蒋兆和曾说:“对我来讲,离开了人民大众,离开了生活,艺术则无从谈起。”我们该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呢?

    《流民图》的创作是建立在画家深刻的生活体验和写生的基础之上的。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出示《与阿Q像》,

简要介绍创作过程。

    出示《杜甫 》《曹

操像>,提示学生这些历史人物造像不是凭空编造出来的。

   学生简要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运用学到的知识欣赏、评述作品,理解艺术

与生活的关系。

 

欣赏实践

    简要叙述《曹雪芹像》和《稚》的创作背景。

    请学生运用本课学到的知识,欣赏、评述《曹雪芹像》或《稚》写出200字的短文。

  学生进行欣赏实践。

 

   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学会举一反三

 

课堂小结

3分钟)

  这节课我们赏析了蒋兆和的人物画。通

过对《流民图》的赏析,

我们不仅学到了美术欣赏的规律和方法,也感悟到艺术家的正义与良知、画家强烈的民族精神和历史责任感。让我们铭记民族屈辱的历史,自强不息。蒋兆和先生以“中西融合”的现实主义表现手法“为民

写真”,开创了中国水墨人物画的新画风。

    愿同学们继续探究大师的艺术,拿起画笔,追寻永恒的真、善、美。

   学生回顾赏析作品的方法、步骤。感悟人物画大师蒋兆和的艺术人生。

    使学生更进一步地认识美术及其社会功能,认识美术作品的价值和意义。鼓励学

生继续运用美术鉴赏的方法,探究艺术,追寻永恒的真、善、美。

 

价价建议

 

 

    1.学生能否积极参与课堂小组讨论,为小组总结:谋划策。能否认真倾听其他小组的评述内容,框互学习。

2.学生能否积极回答问题,在教师的带领下层层深入地分析作品。

3.学生是否了解蒋兆和的人物画特点,能运用本课中的欣赏方法,对其作品进行评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