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听同事讲了这样一件事。那天,是重庆某中学开家长会的日子。(当然,到会家长都是喜忧掺半。成绩好的学生,老师喜欢,家长也开心;成绩差的学生,老师不爱,连家长也不受欢迎。)
下午两点,同事请假准时赶往儿子的学校:重庆市某中学。可到二楼儿子教室却傻眼了,教室空荡荡的,不见班主任的踪影,也不见其他任何家长的影子。同事心想:“难道是我记错了时间?”可她又把儿子从学校带回来的通知书看了一遍,没错啊,上面清楚地写着:某某同学的家长,请您于x年x月x日下午2:00分到校开家长会。而且其他班的班主任,正和家长们一起在开会呢。这不会错啊,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时刚好从楼下上来了两位同学,也不知是几级几班的,情急之下,同事只好拉住那两位同学就问:“同学,你知道某班主任在哪里吗?是否已经散会了?”那两位同学说:“阿姨,你儿子是几级几班的啊?”“我儿子是初三、5班的。”“阿姨,他们都在5楼大会议室呢,我们带您去吧。”
来到5楼的会议室,黑压压的一片,好多家长、学生。同事悄悄问身边一位家长:怎么都来这里开会啊?不是一直都是在孩子的班级里开吗?那位家长悄悄说:台上是某职业学校的一领导人,知道为什么就这几个班在大会议室开会,而其他班就是在自己教室,由班主任主持会议吗?就因为这些班的学生,成绩都差,学校就建议家长让孩子选择职业学校,而不参加中考,一句话:就是不想让差生影响学校的升学率。还有啊,学校的做法也很离谱:唯独不让这几个班的学生上晚自习,而在自己教室开家长会的学生,晚上上自习都要上到9点15分,就因为他/她们是尖子班的学生…
同事听完心里也窝火啊,孩子成绩不好,并不能全怪孩子啊,更何况中国这种以分数来评定成绩好、坏的标准,本身就是一个不好的教育理念。孩子在学校就应该接受同样的教育对待啊,学校怎么能这样做呢?教育部不是早就明文规定了的吗?不允许分班,应对每个学生都一样对待。而现在学校居然这样明目张胆,把成绩好的就选尖子班去,成绩差的就放任自流,他们学校为什么敢这样做?又为什么要这样做?
再说了,分班本身对孩子就暗示着一种歧视:你是差生,就只能呆这里!可更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是:学校竟然只对尖子班的学生上晚自习,而取消对差生班的学生的晚自习课,这无疑又是对孩子们的另一种歧视!
听完同事的述说:我不得不提出几点质疑:学校这样做,考虑过学生和家长的感受没有?学校这样做,考虑过会给孩子们带来什么样的伤害没有?孩子们那幼小的心灵能够承受这样的歧视吗?他们的自尊经得起这样的打击吗?在这样的环境里培养出来的孩子,他们能够自信吗?每一个孩子都是祖国的花朵,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们,难道你们不能给予他们同样的雨露滋润,或许有一天,他们也会成为一朵奇葩,绽放异彩呢;难道你们不能让他们享受同样的阳光沐浴吗?也许某一天,他们也会成长为参天大树,成为国家的栋梁呢!我也想问问这学校的领导:这教育部早就出台了规定的,你们为什么还敢这样明目张胆的违规呢?难道就不怕家长们投诉吗?
目前,整个国家到处择校和上重点班已然成风,今天人民日报对此也发表相关评论.看来对此风势头不可不压了!国家教育部在其官方网站公布了《关于贯彻〈义务教育法〉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的若干意见》对如何落实新的《义务教育法》作出了规定。
《意见》规定,公办学校的收费行为将严格规范。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建立之后,学校不得以各种形式向学生和家长收费。要依法规范公共教育资源配置(相关教学设备)。
不得举办各种名目的重点学校,重点班。学校要均衡编班,不能以各种名义在校内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要积极推动优秀教师,实验设备等教育资源的共享。不得刻意增加考试科目和课时,和随意减少非考试科目的课时。要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保证小学和初中生每学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分别不得少于10-20天。学校和教师不得占用节假日和休息时间组织学生上课和集体补课。不得要求和组织学生参加各学科的辅导班和学科竞赛。要坚持就地免试入学制度。
不能采取各种形式的的考试(核)测试选拔学生,不能将各种竞赛成绩作为招生的依据。要严格控制考试次数,不得按学生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排名公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