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语文课堂时间的合理分配  pw09   35

(2013-06-16 22:24:34)
标签:

杂谈

一、备课
我觉得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归根结底备课的功夫很重要。因为,备课是搞好教学的基础之基础,根本之根本。老师只有课前深入研究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流程,这才是上好课的前提条件。但是,这里的备课不仅仅狭隘的指课本,备课的要求是多方面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手段的准备及处理,等等,这些都是影响课堂的因素。只有知道教学生什么,怎么教,预设与生成的假设不能说全部心中有数,但起码也要有所准备。否则,闭着眼睛捉麻雀,大部分都是无用功。只有备好了课,才能有效地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与盲目性,增强教学的针对性。这样,教学时间也才能用在刀刃上。
二、提前布置学生预习事半功倍
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与能力,而这种要求尤其表现在课外的预习环节。我从教的年级中,不管是低段还是高段,几乎都会提出明确的预习要求,年段不一样,要求就不一样。我觉得只有通过学生自己学习,从收集资料到整理,阅读与思考,可能获得与文本相关的大量信息,为了学习课文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在预习过程中,学生熟读课文,学习生字,理解词语,这样到了课堂教学中老师就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只要进行引导、纠正、巩固等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较合理地分配课堂教学时间
其实,一节课40分钟,谁能从头到尾坐在那一动不动,注意力高度集?这是不可能的。一个正常人真正可以集中精力的只有20分钟左右,何况我们的教育对象还是一个这么小的孩子。那作为老师,我们要如何地牢牢地去把握这宝贵的20分钟呢?这就是要求老师为什么在讲课的时候突出重点的原因,也是现在课堂逐渐调整的原因。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要百分之百地要求学生集中40分钟的注意力,而是根据孩子注意力的能力让他在有效的20分钟里发挥他的潜力,这和老师的教学安排有关。所以在设计教学预案时要有时间的限制,连续长时间的学习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厌学情绪。我们应该注重设置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对学生学习知识,形成能力和提高认识真正起作用的时间,并充分利用好这些时间。如果是老师的满堂灌或是一味地要求学生所谓的自主学习,都是费时又无效的课堂。
四、注重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手段
在合理分配课堂教学时间的基础上,有些学生难免也会出现心理疲劳低落的情绪状态,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教学手段也就是方法上注重多样化,老调重弹只会让学生失去兴趣。在课堂教学的结构组织中,要注意安排语文课堂教学节奏的缓急张弛,以此调节学生的注意力和兴奋度。在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实施中,还要注意结构组织的多样统一,用变化的曲线结构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帮助学生克服心理疲劳,从而获取最佳教学效果,这对于低段的学生更为重要。
当然,一节成功的、有效的语文课包含着诸多的因素在里面,要使语文课的有效性真正意义上得到提高,这也是我不断地追求目标,让我们把握每节课的40分钟,向有效性出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