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音,字形,字义的教学方法 (PW09 35)
(2013-04-28 20:58:05)
标签:
文化 |
分类: 教学感悟 |
字义教学方法:
} 汉字是音节单位,只有当一个字同时也是一个词的时候才具有明确的意义,所以字义教学实际上是词义教学。
} 对于那些单独不表示意义的字,必须把它们组合成词来教,如“蜻”、“蜓”这两个字,要组合成“蜻蜓”才具有意义。
} 字词的意义非常复杂,有多义,同义,反义等现象。在字义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理解字义的能力,这就要教给他查字典的方法,并使他们养成查字典的习惯。
} 字义教学要适合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注意思想性,要讲得准确、浅显、简明,使学生容易领会,懂得用法,讲解的方式要多样化。
方法
|
举例说明
|
演示法
|
表示具体事物名称的名词,而这些事物又是学生生活经验中所没有的,可以通过实物、标本、图片、幻灯等,让学生直接看到词所表示的具体形象,以获得清晰的印象,形成正确的概念。如“珊瑚”、“宇宙飞船”等。
|
表演法
|
有些表示动作的词和形容词,可以用动作或表情来解释。例如“仰望”,教师可先解释“仰”就是把头抬起来,“望”就是看,然后示范动作,并结合课文告诉学生,“仰望”的东西必须是高大的,如英雄纪念碑。
|
举例法
|
有的词的意思比较抽象,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概念、生活经验举出实例启发,引导学生来理解词义。例如“英雄”,可以举出岳飞、郑成功等英雄人物事迹,然后告示学生,具有这种高贵品质的人,就叫英雄。
|
组词、造句法
|
有些字组成词学生就能理解了。例如兴——高高兴兴。你穿上新衣服的心情怎么样?——高兴。怎么个高兴法?谁能说说?我高兴得在屋里走来走去,一会儿照照镜子,一会儿扯扯衣角。
|
比较法
|
同义词、反义词适合用比较法。比如教“就义”,可以跟“牺牲”比较。
“牺牲”使用范围广,泛指一切追求正义,与敌人以及自然界作斗争而献出生命;而“就义”是指为了正义事业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而被杀害。
再如,“新”与“旧”、“深”和“浅”。
|
} 字形教学方法要求是要学生掌握字的结构及其写法,不写错别字。
} 汉字的笔画较多,结构较复杂,字形教学是低年级识字的主要矛盾,必须十分重视。
方法
|
举例说明
|
笔画分析法
|
学生刚识字时,要对笔画一笔一笔分析,教学生数笔画,同时把笔画名称、写法和笔顺规则教给学生。
教学生字对笔画分析后,要指导学生书空,在练习本子模仿书写,加深对字形的记忆。
|
部件分析法
|
当学生掌握了一定数量的独体字和偏旁部首后,就掌握了好些结构单位(部件)
对那些包含了学生熟悉的部件的生字,字形分析就可以简化,不必逐笔分析笔画,只需分析学生不熟悉的那一部分的笔画或部件。
例如“右”字,学生已经学过“口”字,只需说明一横一撇,下面再加个“口”字。
如果生字是由学生熟悉的部件组成的,那就以部件作为单位分析。
例如“笔”字是“竹”字头下加个“毛”字,这就即复习了熟字,又容易记住生字。
对于笔画繁多,结构复杂的生字,进行字形教学时运用部件分析法尤为省时易记。
例如“赢”字有17画,但分析为“亡”、“口”、“月”、“贝”和“凡”五个部件。
再如教学“攀”字,把它分为“木”、“艾”、“木”、“大”和“手”5个部件,再稍加点拨:“一只有力的大手,使劲地抓住树枝和藤条往上爬,这个动作叫做“攀”,往上攀的攀。
|
构字规律分析法
|
?
象形
?
指事
?
?
?
会意
会意字是两个或以上的独体字合在一起,表示一个新的的意义的字。
例如:“从”,两人前后相随;“休”,人倚着树木;“采”,手在树上摘东西
形声字
形声字是由形旁和声旁组成的字。形旁表示意义范围,声旁表示字的读音。
例如:以“木”为形旁的字“柏、柚、林、树”等,木旁表示这个字的意义范围与树木有关。
声旁由于古今音和受地区方言影响,应视具体的字确定是否可以据此定音,有的是声韵相同而调不同,有的完全不能作为定音的根据。
|
寻根溯源法
|
寻根溯源,即追寻字义形成的渊源,搞清字形的来源,以加深学生对字形、字义的印象。
例如,篮球的篮字为什么是“篮”字而不是“蓝”呢?篮球不是蓝色的,可也不是竹子做的,为什么用’“竹”字头呢?原来篮球起源于美国,起初并无篮板和篮网,而是在树上挂着一只竹篮,把球往篮里投,就这样,“篮球”就意译进入汉语。
|
字谜分析法
|
这是采用自编字谜或猜字谜的形式进行字形教学的一种趣味教法。
例如“人在高处走,运载脚下行”(会);“一人藏在草木中”(茶);“上边的在水里,下边的在天上”或“上边的新鲜,下边的明亮”(鲁)
这些字谜,基本上能反映字形的特点,又显示出一定的字义,并且简短易记,学生兴趣浓厚。
|
口诀记忆法
|
这是根据字形的特点编成口诀,帮助学生识记,以巩固识字成果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对于区别,识记形近字特别有效。
例如口诀“渴了要喝水,喝水要张嘴”。又如“有土作坟墓,有手好临摹,有心真羡慕,日落天已暮”。
编成的口诀要求简短,通顺,易读、易记,且有趣味;口诀既要符合字形的特点,又要能揭示容易混淆的字的不同点,还要能显示一定的字义。
|
字音教学方法:
方法
|
举例说明
|
教多音字,要据词定音
|
有些字作为不同意义的词或构词成分出现时,读音不同。
教这类多音字,要结合词语去确定它的读音,让学生把音和义联系起来,借助词语进行识记。
例如教“重”:重量(zhong),重复(chong)
|
教同音字,要归类认读
|
一类是读音完全相同,如“青、清”;另一类是音同声调不同,如“请、情”。
教学这类字,可以用同音归类的办法解决读音问题,由熟字带出同音的生字,以提高识字的速度。
例如由“青”带出“清、晴、青、情”。但对于声调不同的字要指导学生注音辨别,读准声调。
同音字容易张冠李戴,是造成写别字的重要原因。因此,在用归类的方式掌握读音的同时,还要注意联系词义来分析、区别字形,巩固对字形的记忆。
例如同音字“做、作、坐”,学生容易混淆,可以先分析字形、说明字义,再指着写在黑板上的每个字,或出示卡片,进行领读。
|
教近音字,要比较认读
|
近音字是读音近似的字。有的声母相同,有的韵母相同,有的声韵母相同。如“方和丰”,“京和巾”。
教近音字,要先复习近音熟字的发音,以熟带生,再出示生字,说明这两个近音字发音的不同点,进行比较认读,并反复联系读音,同时结合词语讲清字义。
|
歌诀法
(绕口令正音
|
首先摸清方音同普通话的差异规律,知己知彼,循标治本;然后运用歌诀予以警示、强化、分辨。进行规范训练。一些由于方言或口语干扰而容易误读的字,可以采用编绕口令的形式矫正字音。
例如“四、十、是”的绕口令。(四和十,十和四,四十和十四……)
识字音读准,f、h要分清,‘学会’非‘学费’,‘鸟飞飞’不是‘鸟灰灰’,以示告诫。
又如,为让儿童分辨翘舌音和平舌音的字,编“三字经”:“做早操,壮四肢。诵诗书,长才智。振神州,展身手。”
|
掌握规律,指导方法
|
学生对含有前、后鼻韵母(in、ing)的字的读音极易混淆误读,可以先出示两组字,让学生比较,分析,指导他们找出规律,然后再运用这些规律找出同类的字予以验证。
例如:
林、淋、粼、嶙
令、玲、凌、菱(ling)>零、领、岭、陵、崚
规律:用“林、粦”作部件的字读“lin”;
用“令、夌”作部件的字读“ling”
|
前一篇: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