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有命无运累及爹娘”八个字“屈死多少英雄”?
(2013-06-19 09:52:40)
标签:
英莲八字屈死英雄 |
分类: 红楼解惑 |
《红楼梦》以隐语、讽语抒发作者心中块垒,形成红楼独特语言风格。古今红学家不知花过多少心血,试图破解这些语言背后玄机,往往收效甚微,为什么?笔者以第一回一段批语为例,为您解析其中奥妙。先看一段正文:
又见奶母正抱了英莲走来。士隐见女儿越发生得粉妆玉琢,乖觉可喜,便伸手接来,抱在怀内,斗他顽耍一回,又带至街前,看那过会的热闹。方欲进来时,只见从那边来了一僧一道,那僧则癞头跣脚,那道则跛足蓬头,疯疯癫癫,挥霍谈笑而至。及至到了他门前,看见士隐抱着英莲,那僧便大哭起来,又向士隐道:“施主,你把这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抱在怀内作甚?”
这是一段英莲走失前甄士隐遇僧道二人引出的一段奇言怪语。其时英莲尚小,僧道二人似乎未卜先知,连面都没见着,居然说英莲将来必为甄家祸根,累及父母。因而被甄士隐当做“疯癫”之语不予理会。按下道人信口开河不究,作者行文动机值得怀疑,因为后来的结果,甄士隐夫妇被女儿拖累事实不明,甄家也未见骇人听闻的大事出现,以此推断:作者又在作“假语村言”。这是一段设计精巧的隐语,作者顾彼而言他,另有叙事意图,笔者不妨将这段文字直译如下:
这是一段记述竺香玉编撰《红楼梦》经过的文字,可见当时她并非不谙世事的小女孩。所谓“累及爹娘”,实指曹顒私下改书,致使曹寅举家罹祸。再读后面的甲戌眉批,读者必然恍然大悟。
【甲戌眉批:八个字屈死多少英雄?屈死多少忠臣孝子?屈死多少仁人志士?屈死多少词客骚人?今又被作者将此一把眼泪洒与闺阁之中,见得裙钗尚遭逢此数,况天下之男子乎?看他所写开卷之第一个女子便用此二语以定终身,则知托言寓意之旨,谁谓独寄兴于一“情”字耶!武侯之三分,武穆之二帝,二贤之恨,及今不尽,况今之草芥乎?家国君父事有大小之殊,其理其运其数则略无差异。知运知数者则必谅而后叹也。】
历代学者,忽视作者言过其实的夸张。“有命无运,累及爹娘”大不了关涉一个家庭的命运,与英雄、忠臣孝子、仁人志士之死何干?显然,作者故意放大这八个字的危害,另有“弦外之音”。他想说的是康熙八个儿子惨遭谋害等红楼其它本事。此批二牍文为:
【八哥子屈死,多少英雄屈死?多少忠臣孝子屈死?多少仁人志士屈死?多少词客骚人今忧?被作者将此一把眼泪洒与龟哥字中,见得裙钗(皇)上招,逢此疏狂。天(子)瞎子男,致虎(寅)侃他。所写楷卷字,递一个女子(竺香玉)编,用词二(牍)语,遗鼎终审,则知托言,寓意之字谁谓?牍记醒语意,情知也。吾后字(指后四十回)善(指尹继善)分,无危字儿,帝儿先字恒(指傅恒)记,今补近况。今值草菅虎(曹)家,国君府事有,呆(指曹顒)校之书七拟七云,七书则略无差异。子云字数载,再陛两儿(指弘历、弘皙)后谈也。】
作者担心读者不解,特假士隐“知是疯话【讽话】”一语揭开谜底。那僧【圣】所说“舍我罢”谐音【射我吧?】,挑明这段脂批确是影射皇帝的。读者若还迷糊,接着读完僧人念出的那四句诗,作者丘壑便昭然若揭了。兹与脂批并解如下:(甲戌批语不引原文)
第一句:惯养娇生笑你痴——【官养狡圣笑你痴】,【为天下父,某慈心亦苦。】天下官府养你这狡猾的皇帝,您自以为聪明,其实愚不可及。批注意思:皇帝也是天下父母,批者表示理解其苦衷。
第二句:菱花空对雪澌澌——【临话恐对血史实】。【圣补语时。语由妃藕。】曹寅面对血腥残酷的现实,在写这部书时,心存恐惧,手在发抖。批语的意思是:雍正皇帝改写书的那年,妃子竺香玉乘机写进了这首诗。
第三句:好防佳节元宵后——【好放家劫怨消后】,【前后异样,布字云前,儿云后,是回子载】。现在雍正死了,曹家怨恨消了,可以将曹家血泪家史写入书中了。批语注明: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格调不同,曹寅前八十回先出,曹顒后续,本回为曹顒抄誊。
第四句:便是烟消火灭时——【便是言消祸灭时】。【伏后文】。这部书编订完毕时,曹家灾祸已解除,所记之事也随之终结。批语注明:此书定稿于某年秋(伏)天。
结语:从本回列举例文不难看出,在同一章节,正文、批语、诗词可能不是同一个人同一时间完成,联缀痕迹明显,但背后旨意是贯通的。英莲八字谶语给作书人提供了宽泛的隐事着笔空间。若不作谐音正解,其中隐藏的史料信息便难以勾稽出来,行将永远掩埋,难见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