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毕加索对中国画的赞美

(2013-07-14 12:49:01)
标签:

文化

分类: 书画文化
1956年5至7月,应巴黎现代艺术馆馆长乔治萨勒的邀请,57岁的张大千偕夫人访问巴黎。在巴黎举办个人画展期间,拜访了旅居法国的75岁西班牙画家毕加索。

    在毕加索的画室,200多幅仿齐白石画作立即吸引了张大千的眼睛。他没想到毕加索对于中国艺术悟得如此深刻。毕加索真诚地请他指正。张大千直率地说:“您不会使用中国毛笔,墨色分得不好。毛笔蘸墨是依靠水分多少来控制深浅的,从而形成焦、浓、重、淡、清五种墨色......”

    应毕加索的请求,张大千当即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张大千”三个大字,笔力苍劲雄厚,墨色深浅有致,令毕加索赞口不绝,叹为观止!

    毕加索不解地问:“我真不明白,你们中国人为什么要到巴黎来学习艺术?不要说法国没有艺术,整个西方,白种人都没有艺术。”

    张大千只好谦答:“您太客气了。”

    没想到,毕加索更加激动地说:“配在这个世界谈艺术的,第一是你们中国人;其次是日本人,而日本的艺术又源自于中国;第三是非洲黑人。除此之外,白人根本就没有艺术!如果把东西方绘画比作一块精美的面包,那么,西方的不过是面包的碎屑罢了。”

    当天,素来脾气古怪、“来者皆拒”的毕加索,破例和张大千夫妇一起进餐,逛花园,合影留念,并将一幅《西班牙牧神像》赠送给张大千。后来,张大千画了一幅墨竹回赠毕加索。

    10年后,毕加索收到了张大千从巴西寄来的礼物——两支毛笔。那是从2500头3岁牛的耳朵中精选出的牛毛做的8支毛笔,张大千把其中的两支送给了毕加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