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照常见蛇类分布与习性——以陈疃镇卞家庄村为例

(2013-10-16 08:13:24)

自大众论坛 若批评不自由

生活在日照农村,从小到大始终有一种动物让我们谈之色变、见之魂破,那就是蛇!当地俗称:长虫!

囿于蛇类知识的匮乏,小时候始终疑惑到底哪种蛇无毒?哪种蛇有毒,如果有毒,毒性几何?被毒蛇咬之后,真的会五步之内就game over吗?

由于分不清蛇类的毒性,小时候和小伙伴们是见到蛇,就棍棒和石头伺候,死在我们手中的蛇不计其数(如今忏愧不已)。尤其是春夏之交,蛇类成群出没交配的时候,小伙伴们紧紧握着棍棒,雄赳赳、气昂昂、浩浩荡荡闯进了靠近鲍疃河,杂草丛生的水洼边,烛影斧声、刀起棍落、杀声震天间,数十条红红绿绿尚在嘿咻的蛇就一命呜呼。再看小伙伴们那自豪骄傲的表情,大有为民除害、当代武松的赶脚。

后来离开家乡,外出求学,有了网络,好奇心驱使,使我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科生想弄清我的家乡到底有哪几种蛇,这些蛇类习性如何?经过几年的学习和放假期间回家乡的再考察,使我对家乡蛇类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当然作为一个非科班出身的文科生,自己写的东西注定不是严谨的,只是想抛砖引玉,和大家一起讨论、一起加深对家乡蛇类的认识,话越说越明,理越辨越清,欢迎大家讨论指正。

(一)赤练蛇(俗称:红象盘)。应该说,此蛇在卞家庄村分布数量极大,是村民最常见的一种蛇,该蛇全身红黑相间,色彩鲜艳,在河边、井边、有窟窿和杂草较多的房屋最容易发现它们,成年蛇体型较大,记得小时候在菜园里挖井的时候,村民曾经打死了一条近2米长,四五斤重的赤练蛇。该蛇主要以癞蛤蟆、青蛙、老鼠为主要食物,习性极其暴躁,一旦被其咬住,往往不轻易松口,且伤口容易流血不止。传统意义上认为该蛇是无毒蛇,但最新研究表明该蛇是达氏腺后槽牙毒蛇,毒性较弱,且毒性只对过敏体质的人发生作用。现在也有不少人把此蛇当做宠物蛇饲养,大概是看中其颜色艳丽。


http://att1.dzwww.net/forum/201310/10/183508cav48p73s44p42cv.jpg

2013-10-10 18:35 上传
下载附件 (124.41 KB)
赤练蛇

(二) 白条锦蛇(俗称鸡肠子)。全身黄褐相间,体型粗细匀称,一般成年蛇在1米左右。该蛇是当地分布数量仅次于赤练蛇的蛇种,是千真万确的无毒蛇。该蛇生活力强,耐饥渴,性情比较温顺,行动较迟缓。捕杀小鸟、蜥蜴及小型鼠类为食。在村里的田野、坟堆、草坡、树林、河边、菜园、农家的鸡窝、畜圈附近经常可以见到。小时候家里的房子还是石头垒砌的时候,由于有很多缝隙,我在上厕所的时候还见到过该蛇。该蛇是捕鼠能手,如果家里发现此蛇是件好事,可视为家蛇,千万不要捕杀。

http://att1.dzwww.net/forum/201310/10/184242ck3rkzoxe3db7rbu.jpg

2013-10-10 18:42 上传
下载附件 (205.02 KB)

(三)红点锦蛇(俗称水蛇)。全身有红、黑、黄三种泾渭分明的条纹,看起来十分漂亮,也有不少人把红点锦蛇当做宠物蛇养,成年蛇在1米左右。该蛇为半水生性无毒蛇类,常见于河沟、水田、池塘及其附近,尤其是在该村西边的鲍疃河附近非常常见。主要捕食泥鳅,鳝鱼及蛙类。这种蛇急于想逃跑时往往要喷屎和尿,而且由于这种蛇以蛙类和鱼类为食,所以粪便会有腥味。小时候和小伙伴们有一次在鲍疃河抓完鱼蟹后,进行野外烧烤,酒过三巡(啤酒),菜过五味(烤鱼蟹),恰好发现了一条正在河滩晒太阳的水蛇,小伙伴们毫不迟疑,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拿着桑树棍子将其捕获,然后把啤酒瓶摔碎,用锐利的碎啤酒瓶残忍地将其剥皮,顷刻间白嫩的蛇肉如同少女粉嫩的胴体就一览无余地展现在小伙伴们面前。可惜北方人不敢吃蛇肉,如今想来当时若烧烤必是美味,不过该蛇极易生寄生虫,还是不要伤害它了。善哉,善哉!

http://att1.dzwww.net/forum/201310/10/1842412ofc53j1j3j2c03f.png

2013-10-10 18:42 上传
下载附件 (864.01 KB)

(四)虎斑颈槽蛇(俗称野鸡脖子)。该蛇成年蛇全长近1米,体背面翠绿色或草绿色,体前段两侧有粗大的黑色与桔红色斑块相间排列,枕部两侧有一对粗大的黑色“八”形斑,是一种小型毒蛇(组织性毒液,弱毒)。该蛇和赤练蛇一样是一种达氏腺毒蛇,色彩鲜艳,受惊扰或被激怒时能昂首举颈,颈部膨扁;身体呈“S”形弯曲,形状与动作像眼镜蛇,该蛇在日本有报道称有咬人致死的案例。这蛇的脖子背后有一条突起的颈腺,毒液就保存在那里,不会喷毒。虎斑颈槽蛇自己能分泌毒素,之所以没有致命的伤害,没有不良记录是因为这种蛇微毒,不过敏的话一般没事。平时一般不攻击人类(前提是不去惹它)所以也少造成致命伤害。在村子里的的河边、水库边、水渠附近的草地里最容易发现该蛇,以蟾蜍蝌蚪和小鱼为食,也吃昆虫、鸟类、鼠类。这种蛇最好对其敬而远之,听村子里老人说,以前曾经有生产队的牛被野鸡脖子咬死的案例。

http://att1.dzwww.net/forum/201310/10/1842392do2o6683dh2gjfl.jpg

2013-10-10 18:42 上传
下载附件 (126.27 KB)

(五)乌梢蛇(俗称左麟)。该蛇可以说该村已发现的最大蛇种,成年蛇体长可达2.5米。该蛇通体背绿褐或棕黑色及棕褐色,背部正中有一条黄色的纵纹;体侧各有两条黑色纵纹,至体后部消失(有的个体是通身墨绿色的,有的前半身看上去是黄色,后半身是黑色)。在农田(高举头部警视四周)或沿着河边内侧的田埂下爬行、菜地、河沟附近,有时也在山道边上的草丛旁晒太阳。该蛇行动迅速,反应敏捷,善于逃跑。性温顺,不咬人(和很多蛇类一样,只有在逼急或被你捉到时过度惊吓时不得已咬人),是一种无毒蛇。主要以蛙类(主食)、蜥蜴鱼类、鼠类等为食(狭食性蛇类)。由于该蛇是名贵的药材,加上体型较大,极易成为捕捉对象,在村里已经极少发现。小时候,春夏之交正是日照水库鲫鱼溯流产卵的时候,整个鲍疃河乌压压一片过江之鲫。有一次种完花生,和爸爸在鲍疃河抓鲫鱼,正抓得不亦乐乎,猛然间我们发现河边浅滩中一条扁担长度的乌梢蛇正在吞噬一只青蛙,吓得我们赶紧扔下手中的鲫鱼逃之夭夭。如果是现在,我知道它没毒,也许会给它照个照片再走。

http://att1.dzwww.net/forum/201310/10/1842407ezej5q7355qeoxj.jpg
2013-10-10 18:42 上传
下载附件 (74.31 KB)

(六)短尾蝮蛇(俗称土灰)。该蛇是整篇文章的主角,其原因在于该蛇是该村目前已发现的剧毒蛇,毒性极其强烈,治疗不及时可能危及生命。该蛇属晨昏性蛇类,早晨和傍晚活动频繁。该蛇成年体也不超过半米,背面浅褐色到红褐色,有两行深棕色圆斑,左右交错或并列,圆斑中央色浅,眼后有一橙色眉纹,尾尖常为黑色,腹面灰白色,密布棕褐色或黑褐色细点。最主要特征是头部呈三角形,尾较短细,具管状毒牙1对,平时收于口中,张嘴时则随之直立而起。

该蛇食性很广,是广食性的蛇类,淡水鱼、蛙、蜥蜴、鸟、鼠类等均是蝮蛇喜爱的食物,该蛇也有食蛇习性。该蛇有较高的医药价值,蛇胆、蛇皮都是上等的中药材,在临床上应用已有悠久的历史。在村子里的田野、溪沟边和坟丘、灌木丛、石碓及草丛中,多盘曲成团,吐着芯子,十分危险。小时候,村子里的一个小伙伴在麦秸场里就曾被其咬伤,幸亏是一只幼蛇,毒液极少,才去医院保住了性命;去年家族里一个哥哥,在花生地打药的时候被该蛇咬伤,幸亏及时送到医院,也保住了性命。目前日照市各级医院都没有治疗蝮蛇蛇毒的抗毒血清,一旦被咬伤,必须立即用绳子扎住伤口上方近心处,注意不要太紧,并每隔15分钟松一松绳子,防止组织坏死,并用刀子把伤口处肉果断割掉(虽然很疼,但为了保命,也得咬咬牙、跺跺脚、骂骂娘、忍忍吧),随后要立即开车把病人送往青岛市第八医院进行治疗。

http://att1.dzwww.net/forum/201310/10/184240k95rsu01x6jkxz9s.jpg
2013-10-10 18:42 上传
下载附件 (125.67 KB)

(七)王锦蛇(俗称:菜花蛇)。王锦蛇是一种游蛇科蛇类,是无毒蛇,体大凶猛,遇到同类相互缠杀,可以说是该村最大的蛇(论长度和乌梢蛇差不多,但是体重完爆乌梢蛇),身体呈圆筒形,体大者可达20斤以上,尾细长,全长可达2.5米以上。据说有人在该村东边的山脚下放牛的时候,曾见到过3米左右的菜花蛇,放牛人当时就吓尿了。王锦蛇的主要特征是头部有字样的黑斑纹,故有王蛇之称。其头部、体背缘为黑色,中央呈黄色,似油菜花样,腹面为黄色,并伴有黑色斑纹。成蛇与幼蛇的色斑差别很大,头上没有字形斑纹,往往被误认为是其他蛇种。在丘陵、山地、河边、水库边及田野均有栖息,由于体型巨大在村子里房屋附近一般很难见到。它动作敏捷,性情较凶狠,爬行速度快,会攀岩上树。主要以鼠类、蛙类、鸟类及鸟蛋为主食,食物缺乏时,它甚至吞食自己的幼蛇或同类。该蛇身上有一种奇臭味,手握蛇体后要用香味很浓的香皂多洗几次,方能将此臭味去掉。

http://att1.dzwww.net/forum/201310/11/091832ywdt060bzytdu0d2.jpg

2013-10-11 09:18 上传
下载附件 (351.62 KB)

(八)棕黑锦蛇(俗称:黑蛇)。该蛇前几年在村子里比较常见,是无毒蛇,由于全身通体乌黑,样子十分吓人,成年蛇体可以达到1米半,常出没于山脚以及破房烂屋之中,活动于平原、山区的林边、草丛、耕地,亦到人住宅附近甚至进入房内。性情比较温和,爬行速度较快,不受威胁时,一般不咬人。该蛇以鼠类为食,亦吃类及鸟蛋。1997年日照市遭遇了特大干旱,村子西边常年奔流不息的鲍疃河在我记忆中首次出现了断流,我和小伙伴们乘机到河里去抓那些涸辙之鱼,就在我扒开一个草泥块想找螃蟹时候,突然一条黑色一米长的蛇窜了出来,我赶紧后退,来不及招呼小伙伴们石头伺候,该蛇迅速逃之夭夭。上初中的时候,轮到我值日打扫卫生,正当我懒懒散散、昏昏欲睡在陈疃中学教师宿舍平房门口扫树叶的时候,猛然间就看到了一条一尺多长的小黑蛇在游荡,我一喊有蛇,旁边女生尖叫起来,这时我准备逞能英雄救美用扫帚打蛇,该蛇很不给面子,一溜烟钻进平房旁边排水沟缝隙里了。

http://att1.dzwww.net/forum/201310/11/091831p1vzzggs66i6gh6g.jpg

2013-10-11 09:18 上传
下载附件 (377.13 KB)

(九)竹叶青蛇。该蛇头大,呈三角形,颈细,尾短,头顶有细小鳞片。体背草绿色,最外侧的背鳞中央白色,自颈部之后有白色侧线,腹面淡黄绿色,瞳孔椭圆形,红色,尾巴焦红色。常发现于近水边的灌木丛,山间溪流边,行动迅速。早年该村还有菠萝叶树的时候,经常可以在树上发现此蛇,该蛇虽然属于一般毒蛇,但咬人几率较大,村民往往对其是恐惧不已。主要捕食啮齿类动物、鸟类、小型蜥蜴,捕食时身体前段成s型,十分吓人。有趣的是该蛇卵胎生,直接生小蛇,每年产幼蛇1025条。

http://att1.dzwww.net/forum/201310/11/091820vzoeiohikzuo3kwv.jpg

2013-10-11 09:18 上传
下载附件 (461.21 KB)

点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