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累残了有人呵护,人呢?
(2016-02-13 08:02:54)
标签:
农村农民 |
正打算记录一下刚刚亲历的当代农民的窘境,却刚好见到两则有关农村场景的新闻,一则是“党报评‘上海女逃离’:农村,说声爱你太沉重”,另一则是“昂贵的彩礼与凸显的‘妻荒’”。
或许是农民出身的卑贱,总是对各式各样的秧苗有着一种割舍不开的眷恋,春节期间,总想到蔬菜大棚里去帮忙,摆弄那些挂满果实的秧苗,就像城里的那些小资对待宠物一样,抚摸,亲吻。
这一次回家,隔着透明的塑料薄膜,发现好多人家的黄瓜秧无精打采地挂满枯叶,全无往年的勃勃生机。据姐姐讲,今年入冬的头一个多月,天空一直灰蒙蒙的,难见阳光,严重影响了蔬菜大棚里菜苗的长势。有这样一些乡亲,在黄瓜秧半米多高时,求果心切,不听人劝,坚持为每一朵雌花蘸药,使幼弱的瓜秧同时挂上了三根黄瓜。结果,但第一批黄瓜终于长成之后,秧子便残了,枯萎了。接下来的一个多月,眼看着别人的菜棚连续出货了,这些人的瓜秧却始终无法恢复生机,只是顶部挂着两片弱小的嫩叶。
最近一年,给姐姐和弟弟邮寄了很多治疗膝盖半月板损伤的进口药物,只因他们多年的超负荷劳作,腿伤终于在50岁左右的年龄上发作了,不能下蹲,甚至走路都困难了。经过近一年的调养,现在终于又可以勉强下地劳动了。今天借黄瓜秧累残的例子,赶紧再次给他们讲解对人的启示。
瓜秧尚且如此不堪超负荷生产,人岂不也是同样的道理。过去数年,姐姐和弟弟两家人各经营两个菜棚都不得不披星戴月,可为了多赚几个钱,还是都坚持经营第三个。结果怎样?双腿的半月板严重损伤,走路都困难,甚至疼得无法入眠。也就是今年春节,姐姐的腿稍有好转,又恢复了第三个大棚的经营。岁月不饶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的自我修复能力就一年比一年差,后果将如何?这样的道理,从那个人的黄瓜秧身上不是已经看出来了吗?得不偿失啊!
姐姐和弟弟当然非常明白我讲的道理,但依然无奈地摇着头。像他们这样的情况真的是太多太多了,都是为了子女,对当今他们这一代的农民来讲,似乎已没有了别的选择。姐姐的小叔子也育有一个大学生儿子,夫妇俩每晚9点后才能回家,第二天凌晨3点左右就又回到了菜棚里,拉上准备好的蔬菜运往30多里外的县城,卖给菜商,而不是等着人家上门收购,只为多卖几块钱。
今天的田间地头,已很难寻见80后和90后的影子。初一上午去给堂兄堂嫂拜年,高度近视的堂嫂(笔者小学一二年级时的班主任老师)热情地将笔者让进屋里,堂兄早已去了自己的蔬菜大棚,堂嫂的孙女在看动画片,饭桌尚未收拾,屋子一片凌乱。堂嫂有些尴尬地将堆满杂物的沙发拾掇了拾掇,让我坐下。此时,我才发现,堂侄还蒙着大被混混地睡着,原来一大早才从保安的值班岗位上回家过年。堂媳也未在家,还在30多里外的县城超市加班。堂侄的月薪1500元,堂媳挣的是绩效工资,估计春节期间能多卖出些年货,这个月的收入可能会有三四千。堂侄小两口在县城买了房子,堂兄出了15万,加上为小两口操办婚礼花了十多万,至今还欠着几万元的外债,说好了要由老两口还。孙女由堂兄老两口带着,学费和生活费等也都由老两口承担。
堂兄家里的情形在笔者的老家已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儿子要娶妻生子,绝大多数女方开出的条件是必须在城里买一套房,一些个人条件稍好的女孩还要一辆车,外加上结婚必须的彩礼酒宴等花费,否则,就很难为儿子娶到媳妇。这么多的钱从哪里来,绝大多数要从蔬菜大棚里来。现在,五六十岁年龄的人还是经营农田的主力军,再过十年,等这些人老了,干不动了,似乎没人去想,也许是不敢去思考。现在就有些农地撂荒了,底下已有传言,或许明年国家就要将承包地收回,交由种粮大户(农民还大多不懂农业资本家的术语)集中经营。此外,已经有不少农民将自己的承包地租给别人经营了,在多数农民意识里,与其荒着,还不如租给别人,好歹每亩地还能收个三四百元的地租。他们还没有真正意识到,一旦土地的承包权被彻底收回了,自己的后路就彻底断了,一旦失业,每年那几百元的地租还能否供养自己一年的生活,能否供养在城里的干净的房子。
往年,像弟弟和姐夫这样年龄的人在农闲时,还能到城里和附近的港口找些零活,打些短工补贴家用。今年,港口的很多企业倒闭了,再没有多少零工可打了;二来,他们的年龄已经偏大,再不受雇主的青睐了;三来,那些倒闭的企业释放出了很多失业大军,成了他们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姐姐、弟弟、堂兄等也不是没有意识到危机,正是有了这种意识,才逼迫他们拖着几近病残的双腿,尽最大可能再多经营一个蔬菜大棚,至于以后伤残的身体,却无法顾及那么多了!
苗累残了,尚有主人精心呵护,慢慢调养,尚有可能使其恢复元气,可是,人累残了呢?现在农村人到了60岁,政府每月能给90元的社保,到了80岁,提高到120元,靠这点钱能养活自己?可它却是前任留下来的满口政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