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解原理与过程之木材干馏的过程
(2016-11-28 09:23:40)
标签:
除尘技术净化木炭生产 |
分类: 木炭技术 |
在最初的2h内,釜外的加热温度已升高到290℃左右,但釜内温度却仍然保持在150℃以下,而馏出液数量在o.5—1.oh形成了一个峰。这是由于蒸发干燥木材中的水分,需要消耗大量的热量,妨碍了釜内温度的升高。到了2h以后,虽然釜外温度维持在300℃左右不变,但釜内温度上升很快,特别在3. 5h左右还超过了釜外温度,同时生成了大量的液体产物和气体产物,说明木材发生了激烈的热分解,并且热分解过程中还放出热量。此后,随着釜外、釜内温度的升高,到400℃左右时,生成的液态和气态产物的数量逐渐减少,热分解过程基本结束。
根据木材干馏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和生成产物的特征,木材干馏过程可以分成下述4个阶段。
(1)干燥阶段
在150℃以内,木材受热时主要发生水分的蒸发干燥,使其含水率降低。得到的馏出液是水,气体产物是空气及少量的二氧化碳。在干燥阶段,木材的化学组成基本不变。干燥阶段要吸收外部的热量才能完成。
(2)预炭化阶段
在150~275℃,木材吸收外界热量引起其不稳定的组分开始发生显著的热分解。得到的馏出液中除了反应水以外,还含有少量的乙酸、甲醇等有机物;生成的不凝性气体中除了二氧化碳以外,可燃性成分一氧化碳、甲烷等逐渐增加。木材的化学组成开始发生明显变化,到本阶段结束时,原料木材转变成褐色,但尚未转变成木炭。预炭化阶段和干燥阶段一样,也是吸热反应阶段。
(3)炭化阶段
温度达到275℃以后,木材开始激烈地热分解,生成大量的分解产物并放出反应热,直至450℃为止。木材干馏的主要产物几乎都在该阶段中生成。馏出液中乙酸、甲醇、木焦油及其他有机物的含量大大增加;气体产物中一氧化碳、甲烷、氢气等可燃性成份比例上升,在本阶段结束时,木炭已经生成。本阶段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热分解过程中 伴随着放出热量,因此,又称作放热反应阶段。
后一篇:木炭技术简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