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管理的目标和意义是什么?
(2014-09-28 14:08:51)
标签:
成本管理成本管理的目标成本管理的意义 |
分类: 中级职称 |
成本管理充分动员和组织企业全体人员,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力求以最少生产耗费取得最大的生产成果。
成本管理的内容:
(一)成本规划
成本规划主要是指成本管理的战略制定。它从总体上规划成本管理工作,并为具体的成本管理提供战略思路和总体要求。
(二)成本核算
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的基础环节,是指对生产费用发生和产品成本形成所进行的会计核算,它是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的信息基础。成本核算的精度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关,成本领先战略对成本核算精度的要求比差异化战略要高。
(三)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是成本管理的核心,是指企业采取经济、技术和组织等手段降低成本或改善成本的一系列活动。成本控制的关键是选取适用于本企业的成本控制方法,它决定着成本控制的效果。
(四)成本分析
成本分析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利用成本核算,结合有关计划、预算和技术资料,应用一定的方法对影响成本升降的各种因素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比较,了解成本变动情况,系统地研究成本变动的因素和原因。
(五)成本考核
成本考核是定期对成本计划及有关指标实际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对成本控制的效果进行评估。其目的在于改进原有的成本控制活动并激励约束员工和团体的成本行为,更好地履行经济责任,提高企业成本管理水平。
成本管理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通过成本管理增加企业利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二)通过成本管理降低成本,为企业扩大再生产创造条件
(三)通过成本管理能帮助企业取得竞争优势,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和抗压能力
从成本管理活动所涉及的层面来看,成本管理的目标可以区分为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方面。
(一)具体目标
成本管理的具体目标是对总体目标的进一步细分,主要包括成本计算的目标和成本控制的目标。
成本计算的目标是为所有内、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成本信息。外部信息使用者关注的信息主要是资产价值和盈亏情况。因此,成本计算的目标之一是确定存货等资产价值和企业盈亏状况,即按照成本会计制度的规定计算成本,满足编制会计报表的需要。内部信息使用者使用成本信息,初了了解资产价值及盈亏情况外,重点用于经营管理。因此,成本计算的目标又包括:通过向管理人员提供成本信息,借以提髙人们的成本意识; 通过成本差异分析,评价管理人员的业绩,促进管理人员采取改善措施;通过盈亏平衡分析等方法,提供成本管理信息,有效地满足现代经营决策对成本信息的需求。
(二)总体目标
成本管理的总体目标服从于企业的整体经营目标。在竞争性经济环境中,成本管理系统的总体目标主要依据竞争战略而定:成本领先战略中,成本管理的总体目标是追求成本水平的绝对降低; 差异化战略中, 成本管理的总体目标则是在保证实现产品、服务等方面差异化的前提 , 对产品全生命周期成本进行管理,实现成本的持续降低。
成本管理是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的一项中心工作,对企业生产经营有着重要的意义。销售中心首先必须能够补偿成本耗费,这样才不至于影响再生产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