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为啥总和“医生”过不去?

标签:
苹果 |
分类: 手机数码新发现 |
生老病死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事情,生与死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正如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但衰老和疾病在不同人群中的表现却是大不相同的,有的小鲜肉天生逆生长,任岁月匆匆流去,他们也不会变老,甚至越活越年轻;疾病就更加大相径庭了,同样是脑出血,有些人的父亲因住院费不足,儿女都盼望着他早早死掉,以获得财务上的解脱,老人自然不会得到最佳的治疗,最终变得全身瘫痪、屎尿横流,悲惨地离开人世;有些人的父亲则因财务状况良好,充分享享受着特级待遇,不小心弄出来的血,亦能慢慢吸收,甚至回到健康状态,享受大病初愈的未完人生…
http://img.mp.sohu.com/upload/20170702/363582cd8afa498a8fbbcff586462d5c_th.png
作为世界上最优秀的企业之一,作为立志改变世界的业界楷模,苹果一直尝试利用自己的设备切入医疗领域。据国外媒体报道,苹果正在推进一个计划,试图让iPhone成为病人的核心数字病例设备,它将整合医疗行业的全部信息,让病例在任何医院都能得到分享,更重要的是,长期积累的大数据相当于20本的《本草纲目》,给未来医生的诊断带来极大的帮助,中医再不用望闻问切,而西医也不会让病人白做大量而昂贵的检查了。
集合病例,人类最宝贵的大数据?
现在,医院或者治疗机构拥有大量的病例信息,但这些信息不能为“第二个医生”所用。众所周知,中国医生普遍都练就一笔狂草,他们写的病例或者药方简直和天书一样,笔者费尽心思也没能想明白:他们吃饱了撑得,为什么要这么做?渐渐地懂些人情世故,行业规律之类的东西,我想大概是他们希望靠写天书病例而掩盖自己的无能吧,毕竟,人体实在太过复杂,一个医生再博学,也会有误诊的时候,而任何的误诊都有可能造成一个生命的陨落,医生这么做招人痛恨,没有人缘,没有人再给他们送“妙手回春”的牌匾,但同时,他们也不用面对纠缠不清的人命官司,如此理解,天书病例又似乎是人之常情了。
http://img.mp.sohu.com/upload/20170702/03f1d6dc5f9f45088dd3d24e0ed29154_th.png
笔者认为,苹果有能力收集和重度挖掘病例数据,iPhone已经变得无处不在,不管能不能看得起病,大家总有能力购买一台iPhone,而且乐于把自己的日常生活塞到手机内;同时,苹果之前也颠覆过类似的行业。十年前,他们推出了数字音乐播放器,利用iTunes商店形成了一个中心化的庞大管理系统,用户可以寻找、购买自己想要的任何歌曲,同样地,苹果也能依此构建起庞大的资源平台,构建出一个完整、完善的个人数字病例,医生和普通患者可以查到任何想要的数据,正如iTunes可以销售数字音乐,iPhone未来的病例平台或许也可以把“病例信息”销售出去,一个新的产业链悄然形成。
关注生命,苹果为啥要和医生过不去?
苹果构建庞大的病例平台的野心日现端倪,事实上,他们早就开始布局互联网医疗领域,大概是在十年前,苹果同耐克合作推出Nike+iPod产品,消费者可以将放置在鞋中的传感器和iPod进行连接,监测其运动状况;在iPhone5s推出时,苹果团队别出心裁地增加了一个M7芯片,这个功能可帮助消费者监控各种传感器数据,例如加速度计、陀螺仪、电子罗盘等等,这些传感器的数据处理都给未来互联网医疗打下了根基。遗憾的是,苹果的互联网医疗进展并不顺利,那些留在iPhone上的医疗健康App几乎成了僵尸应用,卸又卸不掉,用又用不了,久而久之,变成了鸡肋和摆设。
http://img.mp.sohu.com/upload/20170702/367eb44dde6e4142a9083cc12dac395c_th.png
拥有庞大的资本和现金,拥有全球最流行的电子设备,是其点点滴滴积攒起来的家业,他们需要善用家业,逐步把触角延伸到更接近人类本质的行业中,如此方能继续改变世界,而赚钱几乎成了顺便的事儿了!(科技新发现 康斯坦丁/文)
本文如需转载,请联系微信:khxx-wk
科技新发现官方微信公众号:kejxf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