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先进的科技做最先进的剧是一种什么体验

标签:
科技 |
分类: 移动互联新发现 |
一部亚洲首获“雨果奖”最佳长篇故事奖的作品,一个“单枪匹马将中国科幻提升到世界水平”的作者,一个斩获多媒体舞台剧2亿票房奇迹的团队,当三者合为一体,将会怎样?
http://www.kjxfx.com/wp-content/uploads/2016/04/2016-04-2894.png
三体,已经是影视文化界的超级IP,无论是书籍、电影、游戏、舞台剧等都闻风而至。若论自由,当属读书,人人拿得起放得下,随时随地可以阅读;讲到刺激,当属电影,密闭环境的视听盛宴,是眼睛和耳朵的曼妙旅行;谈及代入感,非游戏莫属,沉醉游戏的参与者,宛若拥有一段全新的人生;但是,能提供眼、耳、鼻、舌、身全方位体验感的,只有舞台剧。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用最先进的科技做最先进的剧是一种什么体验?
舞台剧的3.0时代
中国舞台剧的发展,可以简单归结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0时代,属于经典话剧的全盛时期。彼时,话剧爱好者都有一种偏执,即偏爱朴素的舞台和简朴的服饰,那是《雷雨》、《茶馆》、《骆驼祥子》风靡的年代,一个表情就是一场戏。但是,这无论对观众还是演员,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因为道具制作水平和场景的限制,人们对话剧的感知,仅能停留在视觉和听觉两种简单的感官刺激之中。演员对剧本的演绎,也只通过肢体和声音来表现。
随着科技的进步,道具制作水平的和实景制作能力也随之增强,舞台剧进入2.0时代。以张艺谋为噱头的“印象”系列,使得大型实景舞台剧风靡一时。真实的高山流水鸡鸣狗吠虎啸猿啼,强化了视听的广度,让视听更为真实和震撼。舞台剧2.0时代,实景扩宽了舞台,生物实体取代了部分道具,但对于观者而言,仍然只是视听的刺激,只是烈度更强而已。
舞台剧的3.0时代,是现代科技的集大成,代表作是《盗墓笔记》舞台剧。利用裸眼3D、全息投影等技术,将媲美电影效果的声音、动画、奇幻布景全方位展现在观众面前,观众仿佛置身场景其中,眼、耳、鼻、舌、身都被调动起来,所有的感官都参与其中,体验感瞬间提升了N个档次。
3.0时代的技术先驱
《盗墓笔记》舞台剧是3.0时代的代表,而三体舞台剧的创作班底正是《盗墓笔记》的原班创作团队。
http://www.kjxfx.com/wp-content/uploads/2016/04/2016-04-2873.png
原画:人列计算机
http://www.kjxfx.com/wp-content/uploads/2016/04/2016-04-2886.png
在成熟的裸眼3D投影和全息成像技术之上,太阳马戏团原创无人机舞台技术首次登陆亚洲剧场,让观众的视角无限开阔。同时,制作团队还创造性地增加了雾幕立体成像技术,利用喷射出来的雾幕投影,演员与幕中成像展开互动,从而实现未来科技的既视感,为观众打造出超现实的科幻视听效果!
http://www.kjxfx.com/wp-content/uploads/2016/04/2016-04-2829.png
原画:大摆锤
当瞌睡遇到枕头
不过,一切技术的目的都是为剧本服务。而三体原著,本身就有强烈的剧本元素。由原作者刘慈欣亲自监制,更保留了原著的精髓。
http://www.kjxfx.com/wp-content/uploads/2016/04/2016-04-2898.png
原画:始皇帝
“三体游戏”这一经典的桥段,恰恰契合了西方戏剧结构经典理论之一的“三一律”。
三一律(Classical Unities),即“三整一律”,是最早由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戏剧理论家提出,后经法国新古典主义戏剧家确定和推行的西方戏剧结构理论。要求戏剧创作在时间、地点和情节三者之间保持一致性。即要求一出戏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一天(一昼夜)之内,地点在一个场景,情节服从于一个主题。
“三体游戏”中虽然场景变化无方,从古老东方的商周到哥特式建筑耸立的古希腊,但贯穿始终的巨大金字塔、三体飞星、三日凌空等经典元素,将恒纪元、乱纪元的文明交替纳入其中。
http://www.kjxfx.com/wp-content/uploads/2016/04/2016-04-283.png
原画:三日凌空
当玩家深陷三体世界,分不清游戏与现实的区别,为人类文明的出路暗自担心之时,殊不知,自己已经被“人类叛徒”成功洗脑,成为三体的追随者。而这一切,不过是三体组织挑选成员的一种手段而已。
“三体游戏”的设定,与西方经典戏剧结构不谋而合。当这一结构找到最适合表现的土壤——戏剧舞台之时,剧作的张力,就被表现得淋漓尽致,恰如瞌睡遇到枕头。
当然,观看这样一部舞台剧,即使抱着枕头也不会打瞌睡。(科技新发现 康斯坦丁/文)
本文如需转载,请联系QQ:102927545 ,并注明出处
科技新发现官方微信公众号:kejxf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