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的“星星之火”与出版社的救赎

标签:
it |
分类: 手机数码新发现 |
从2011年开始,亚马逊又做了一项伟大的决策。就是出版书籍的印刷版及电子版,作家最快可以令自己的作品在24小时内免费上架销售,且定价权完全在作者手中。亚马逊则会抽取30%的佣金。
亚马逊的做法确实足够让出版社们担忧,因为它除了直接签约作者出书,还准备开放部分后台数据,让所有作家都能直接查看作品在各个地区的销售情况,不论他们是否让亚马逊出版其作品。另外,还能让作者直接和书迷进行一对一的交流。亚马逊改变了人们买书的方式,现在又改变了人们阅读的方式。
电子书真能替代纸质书吗?
说白了,纸质书只是传递信息的工具而已,当有新的载体出现,并且成本、易用性、广泛性、通用性都比纸更好的时候,纸面书没有不被替代的理由。确切得说以后可能过5到10年,电子书会成为我们出版市场上的主流,纸质书作为一个补充。
产业链的合理分工肯定是大势所趋,并不是所有的书都适合做电子书,适合的如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轻松休闲小说小品,不适合的如古籍、教材、论著等等需要长时间注目并同时极力调度大脑的书籍。也就是说,数字出版在自己强大的同时,纸质出版也会有适合他们的垄断,他们在分流细化,而非水火不容。
未来的纸质书应该是更加具有鉴赏的价值,同一本图书方在手机等渠道商上阅读,对纸质图书其实是促进的作用,因为有不少人是看过电子版的图书觉得好之后,再去购买纸质书阅读或者收藏的。
亚马逊模式的利与弊
不可否认亚马逊这种商业模式对于作者的吸引力是巨大的。它可能使作者的版权收入有所提高,因为减少了出版社中间的分成、提成的环节。同时,很多以前在传统出版模式里没办法出版作品的作者,比如很多草根作家,在这种制度出版的模式下,可以没有不受限制的去出版自己的作品。对读者来说,花钱更少,更方便,何乐而不为。
但是另一方面,这种出版模式缺少严格的内容编辑审核机制,容易导致很多制作出版的作品质量不高;一些作品会因为迎合市场的需求,只做到了畅销,但内容可能比较低劣。其实目前这个问题在美国已经显露出来了,去年美国自主出版作品的数量很多,但是大部分的质量都很低,相当于出了很多垃圾作品。
对于国内电子书平台来说,传统出版社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特别是在保证内容的质量、内容审核方面必须是存在的,所以目前我们的策略主要还是跟传统的出版机构内容版权方合作。
出版社的自我救赎
在数字化的大趋势下,传统出版业正在经历一场巨大的变革。出版界现在的尴尬就跟纸媒的命运一样,面对新媒体,唯有自我救赎。他们也需要想一些新的办法来和互联网、移动互联和电子终端的这种使用结合起来,找到自己的生产方式。
如果要传统出版社自己去做这块市场,去和互联网公司竞争确实有难度,出版社介入的时机已经晚了,而且单个出版社的体量有限。他们可以梳理自身资源,完成传统图书资源的数字化;同时寻求合作,与平台方对接。
目前国内已经出现了一批聚合电子阅读内容的平台,以网络文学为主的电子书网络平台;各类电子商务平台,诸如京东、当当纷纷推出电子书业务;中移动、盛大、汉王等公司推出专门电子书阅读器,将传统图书走向电子化。
不是亚马逊改变出版业,而是亚马逊迎合变革中的出版业。技术变革带来传播门槛的降低,传播者肯定要转换自己的角色,制作、发布的职能弱化,更多的职能是帮助作者优化作品、帮助读者发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谁有内容分发渠道,谁就能掌握整个商业过程。在这个变革面前只能适应。(科技新发现
本文如需转载,请联系QQ:102927545
喜欢科技、科幻的朋友们可以加群交流66293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