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友来信:追忆年前因脑梗去世的作家姚义老先生柴瑞林/文
(2022-03-17 16:44:21)
标签:
文化女作家-柴瑞林代表作《深宅暗室》 |
瑞林老师:
刚从城里回来,收到您的来信,很是高兴,中断了多年的“通邮”又恢复了,值得欣慰,立即回复。首先感谢您对我的黄昏恋的支持和帮助,以及在信中给我带来的好印象,坚定了我的信念。李近日也来了一次,寄我十张照片,她表示正月十六来我这儿,我给我这里的两个女儿也说了,欢迎她的到来。让她来寒舍先观察、生活一段时间,在她认为能适应了再登记结婚,不必草率,我初步接触印象,觉得还能合得来。
很理解您的心情,既然心脏不好,善于料理、自律是主要的,不敢过于劳累,也不能经受大的惊喜和悲痛,一切看开些,即坦然、释然,像“佛”一样。
西安基地每年春节常有书画展览,文化娱乐,特别是许多老年人都活得自在。麻将、台球、扑克、篮球……可惜我与这些格格不入,除了看书还是看书。你可以在精神允许的情况下,来西安走走。过去认为“人地两生”,如今你到基地,至少可以来寒舍,可任意倾诉和倾听。人除了需要家庭、亲人,朋友也是少不了的。我这些年要不是文朋诗友书信来往,还真不知道怎么活下去。你内向、你勤奋、你多才,成绩不小。
最近认真可虑,我仍然寄款,表示正式应聘加入“北京留书文化艺术研究所”,是为了给自己建立个艺术“信息库”,将我主要作品全输存进去,为供下一代检索方便。
除了《野山茫茫》我早已看过,可将你其它的书带我学习学习。我1999年搬来西安以后,陆续写了些东西,大约可以结集一本书,只因经济困难,目下不敢付印。
我明知道不敢告诉你不好的消息,却不能不告诉你一个不幸:老朋友戴立翁先生于今年元月5号因为脑溢血去世,晚景凄凉。这是静宁王三知告诉我的,我得知后很难过,当即写了《新韵诗报》,现在印寄你一份,以表哀思。我这两年来,先后为老戴写了三篇记实文学,均刊发于西安的《群众艺术》杂志。2003年12月20日的《三秦都市报.大秦腔荟萃》增刊上老戴的《百戏图——中国戏曲小纲鉴》是我皆力推荐上去的,这是他最后一次在报刊上发文。12月25日他还专门给我来了一封信,表示感谢,大约这是他的绝笔手迹了。人的生命何其脆弱,说走就走了!戴生于1933年,长我三岁,死则71岁。他給我的来信大约有好几百份,我至今都保存着,可惜了他那么多的文化遗产要断代了。《天下奇迹创造者大全》(。福、禄、寿、禧四卷)第四卷中专门收集了你的小传。当年多方打听不到你地址,因此你至今也没有见到,此为憾事,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用纯金属材料印制的金书,很有珍藏价值,在香港拍卖到十万元。
何元智的《新时期文学多维审视》赠我一部,其中有对你的诗的专门评论。
2003年10月应邀去庆阳参加了“第二届香包民俗文化节”见到老文友路笛、窦世荣、郭文允、曹焕荣、余震东、谷凌云、郭小霞,认识了小朋友张瑜琳,他们都送了我书。庆阳这几年文化事业有很大发展,也出了一些新人。
祝
春节愉快!永远健康!
姚义
又:请考虑正月15来西安基地看烟火,每年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