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序《时代楷模》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谢绥东/文

(2021-02-11 15:28:46)
标签:

文化

女作家-柴瑞林

代表作《深宅暗室》

序《时代楷模

当代著名女作家柴瑞林,出身书香门第,从小最爱是读书。因在柴家堂姐妹中排行老四,人称“柴四小姐”。

她“小学毕业那一年的暑假”,因为阅读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使她“幼稚的心灵里产生了一种特别的向往 —— 我长大以后也要像她一样成为一名作家,写很多很多的书给大家读。”(摘自《柴瑞林文集》下册第46页)最令本文笔者惊叹与赞佩的是,十一二岁的小姑娘柴四小姐,竟然对写作一事产生向往之情时,立马就动笔“试着写长篇了,那时不懂文学虚构,以为书上的人物都要写真的,事情也要写实的,于是我(小姑娘)把我几个为富农的舅舅写在里边,把他们在参加高级社时的不爽写得真真切切的,‘写作’速度很‘可观’,暑假未满,我的‘长篇’已近尾声。父亲看见了说不能把舅舅写成那样。我忍痛将‘初女稿’一火焚之。”(摘自《柴瑞琳文集》下册第46页《读书最好》)

“上初一时曾给一家杂志社写过一篇杂文,被采用,但又因写了实人实事被老师一顿批判”,(摘自《柴瑞林文集》下册,散文《读书最好》)从此事件之后,才逐渐明白了写各种东西的文体和要求。

按说,作家柴瑞林从小就这么爱读书,这么能写作,高中毕业后,肯定会考大学文科,大学毕业后,就很可能专职从事文学事业。但是,现实告诉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变换难测的。柴四小姐高中毕业后,阴差阳错地考进了医学专科学校,大专毕业后,直至退休,始终从事救死扶伤的医务工作,成为医院主治大夫,虽然也曾是尽职尽责的一方名医,令她与其他名医区别显然的事是,她在医事业余始终坚持从事笔耕。她曾戏称自己有点不务正业。

从上初中一年级始至今日,她已写的杂文,散文,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童话、寓言故事,诗词歌赋等,纸上笔墨变成铅字的,从大陆到港台的各种报刊杂志,各级出版社出版的文学作品,我粗估算了一下,至少不下两千余万字。她写的童话、寓言故事能让如我(八旬高龄本文笔者)一类文学爱好者读后,情思回到阅读《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伊索寓言》的境界。

她的长篇小说《无缘相逢》《野山茫茫》《深宅暗室》《无根菊》《刘家庙村的石头记》《李加禾》《野马梁》等,中篇小说《幽兰姑娘》《哀思》等,诗集《爱的果实》《灵魂跋涉》《春梦》《仿蓬出淤》等,诗文集《真情》(全家合著),童话寓言故事集《柴瑞琳童话集》(上下),《柴瑞琳文集》(上下)其他在海内外发表的短篇小说、散文、诗歌、童话故事等难计其数者多篇。多次在海内外获得金奖和一等奖。(摘自《柴瑞林文集》封里“作者简介”)从以上简介,及我对她作品字数的粗略估算来看,柴瑞林这位业余文学作家,与专职文学作家的丰硕成果大致相抵。实际上,许多专职作家的成果,还比她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差得很多。

我近五六年,在新浪博客和微博上,看到几百篇各地读者评述和赞扬柴瑞琳的文章,我也因喜爱与转载她的各类文学作品,与她成了“好友”。前几年得知她的住处离我的住处很近,我曾几次慕名而前往她府上拜见求教,有机会近距离了解这位在网络博客、微博上社会影响颇大的著名女作家。见面后,更因她待人的态度真诚、热情,言谈举止的朴实无华与无比谦逊,而令我对她的人品增长了几分敬仰。她在我的心目中已经逐渐由著名作家和朋友,而升格为做人的楷模,是我要学习的榜样。因而对我手头上她的大作《柴瑞林文集》上、下两册,长篇小说《遗产》《刘家庙村的石头记》《李加禾》《柴瑞林童话集》等书籍更加珍惜,更加进一步深入阅读和学习。

2018年7月初,柴瑞林先生给我打电话说,她最近应朋友之邀,写了一篇“报告文学”《时代楷模》——赞时代楷模张伯荣先生,问我最近忙不忙,希望我能抽时间看看,并给她的新作写篇“序”。我略加思索,就立刻真诚答复,家里事确实有点忙活,但是,我爱看柴老师的书,柴老师高抬我,给我这么难得的学习机会,我再忙也要认真阅读和学习她的最新大作,并认认真真地写一篇读后感,如果柴老师认为可用的话,将是我极大的欣慰。

近几天,我每天下午阅读一章,用时六至七个小时,总共用了九天,将柴老师的《时代楷模》文稿,反复阅读了两三遍。真的是越读越欣赏,越读越崇敬。我是自然而然地抱着学习和享受的态度认认真真阅读的,感觉这几天收获真是大大的多多的。我阅读着柴老师真挚热情地赞扬她心目中的“时代楷模”张伯荣先生,使我认识了一位跟我原本陌生的,最值得我学习与赞扬的,社会地位平凡,但却品德高尚,人生价值不凡,万金不可求得的“时代楷模”—— 张伯荣先生。他与我是同时代生活着的人,他退休以前是位高级地质科技专家,他像我国当代许多只重贡献不求名利的民族脊梁一样,为我们国家和民族复兴做出了伟大事业,贡献了丰硕成果,埋头苦干三四十年(指退休前),他们向国家、向社会索取的很少很少,而贡献给国家、给社会的却很多很多。我想得也许过头一点,伟大的中华民族,我们的新中国,我们十三亿多人民,世世代代如果没有至少数万个像张伯荣这样的人物支撑着,扛担着,国家政权早就会垮塌了,民族文化也早就会断层了丧失了。

张伯荣先生1996年退休以后,有了点发展自己“个人爱好”的时间与空间,他没有像许多常人一样追求吃喝玩乐的“享受”,却仍然像退休前一样,甚至比退休前更忙活、更劳累,一头扎进自己以前的业余爱好 —— 书法写作和书法研究。他昼思夜想的,不是物质享受,更不是金钱与名利,而是要利用自己多半生积累的丰硕知识与人生经验,要利用比长寿更金贵的余热,为后人的进步再做点实实在在的贡献。他从退休之日开始,天天练习早就热爱的毛笔书法,头几年,总觉自己进步太慢,绞尽脑汁寻找原因,终于想到,学习任何技艺,单靠苦苦傻练是很难快速进步,更难有所创新的,只有在正确理论指导之下,加上刻苦实践,才有可能快速进步,如果再加上刻苦钻研,还有可能创新并超越前人,书法也不例外。他想到了,就立刻行动。在继续练笔的同时,到处寻找从历史至当代前人的书法论理著作,借了不少,也买了不少书法理论典籍。认真研读之后,还是因为前人的书法论述都只强调临帖,别的方面却过于简略或过于深奥,使人难得要领。想来想去,忽然萌发出一个新想法,既然嫌前人论述过简过奥,何不自己再努力努力,自己写一本比前人既简明又通俗实用的新论述,不仅能使自己更快进步,还会让志同道合者以及后人受益。继续苦思苦想,真是想得到达“食不甘味,夜不甘寐”的状态。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不到十年的功夫,张伯荣先生接着创新出版了多部书法理论专著,成绩让人惊讶。

   柴瑞林的报告文学新作《时代楷模》,对张伯荣先生书法理论创新的艰辛过程描写叙述得非常生动,非常详尽,非常感人。我于此仅举一例:

因为伯荣先生梦寐以求创新书法理论,像许多如痴如醉的专家学者一样,做梦都是自己一心苦思的那点大事。

“先生也有梦幻思维,他能在梦中解题。在撰写《笔力详解》时,在梦中出现了应力分布模式图,醒来顿悟,这正是笔力研究所缺少的那一块,并写下了一段话:‘三月十一凌晨得一梦,笔毫触纸的应力分布模式图与地壳上的应力分布极为相似。这个梦太重要了,天赐我成’”。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想一个人想得太重,想某件事想得太多,往往会产生“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的现象。

柴瑞林这篇报告文学《时代楷模》,饱含着作家对“时代楷模”张伯荣先生无比真挚的崇敬之情,她使用生动形象感人肺腑的文学语言,为我们描写、记叙、刻画出了一位有血有肉的人物形像。加上她对张伯荣先生的几部已经得到社会众多高级专家学者公认的优秀著作,进行了更深邃的评论与分析。其中不乏精彩的人生哲理论述,令人深思,发人深省。

亲爱的读者:如果您是位文学爱好者,即使您不酷爱文学,但是,您像我一样热爱阅读,具备一点点普普通通的欣赏美文美德的兴趣,我深信您一定会被《时代楷模》这篇美文吸引,一定会被张伯荣先生的鲜活事迹感动。根据“人以群分,物以类聚”的客观规律,您一定会与我一样认可张伯荣先生真是“时代楷模”,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谢谢您的阅读!

首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谢绥东

2018年7月26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