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与文友通信交流女作家-柴瑞林/文
标签:
文化女作家-柴瑞林代表作《深宅暗室》 |
曹雪芹像
文佳文友:
您好!
我到底对金砖有多“厚”?对玉瓦有多“薄”?我认为不是别的原因能解释清楚的,主要原因是两部古典文学著作的人物形象不同。我喜欢《红楼梦》中的活生生的各具特点的人物形象描写,不喜欢《金瓶梅》中的平板的模式的人物形象描写,现在就我的体会谈给您,望您斧正。
第一,
第二,
《红楼梦》中性格所发现的形象、发展变化的里程表现在曹雪芹刻化的400多人的形象之中,那么丰富的场面,那么众多的人群,从封建贵族家中的最高代表贾母到最下层的奴才鸳鸯等等,无不有典型的形象,无不活灵活现地站在读者面前,生活在、活蹦乱跳在读者面前,看到他们的形象,听到他们说话的声音,使读者无时无刻不融在那样一种经久不灭的典型环境之中,不知不觉地尝到了美的甜头,精神上产生美的无穷价值。
朋友,我对《红楼梦》的偏爱,您肯定觉得我又患上了“偏执”,这是您平时最爱用在我身上的话,我当然希望您来信也谈谈这方面的意见,我一定用心倾听。
我这里别的情况都好,您别远念。
代问您全家好。
友瑞林
2010年10月2日早晨于北京海淀区寒舍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