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瓷柴烧的特点
(2014-03-13 12:49:46)
标签:
陶瓷瓷器牛晓朋文化 |
钧瓷柴烧的特点
柴烧钧瓷是钧瓷艺术作品的一种。它用木材当燃料,釉色莹润、艳而不妖、丽而不俗,深受藏家青睐。
柴烧钧瓷是一种传统的烧制技艺,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钧瓷兴盛的宋代。在禹州城内八卦洞附近的钧官窑遗址,宋代五大名窑中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钧瓷古窑有两个火膛,分主火膛和副火膛。在烧制时,先点燃主火膛,使主火膛的燃料得到充分燃烧。窑温达到预定温度后,副火膛内的木柴受热逐渐炭化,并释放出大量一氧化碳。这时,打开副火膛的火眼,膛内已经炭化的木柴开始燃烧,然后分别往两个火膛加柴,窑温达到1300℃。该窑系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座“双乳状火膛窑”。
柴烧钧瓷不仅是一种传统技艺,而且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文化背景的技艺,承载着民族的印记、禹州钧瓷人的智慧。柴烧技艺尽管因难度大、成品率低让人望而却步,但散发出质朴、浑厚、古拙的美感,让钧瓷人为它着迷,进而不懈追求。
传统技艺和文化对于现代人来说始终充满神秘色彩,就像一扇扇通往人类历史的大门,召唤我们去探索。而且,它们的真正价值并不仅限于经济层面,对现实与未来的影响更不容忽视。
柴烧钧瓷是活着的陶瓷艺术,只有在生产实践中才能发现其价值,只有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才能获得持久的生机和活力。
柴烧钧瓷的诞生,靠的是禹州钧瓷人的智慧和勤劳,是世世代代钧瓷人经验的传承,具有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其中蕴涵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文化。随着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的不断完善,相信柴烧钧瓷这朵奇葩一定会释放出更为持久的光彩。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