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艾灸,效果加倍?谈谈你所不知道的“节气灸”
标签:
艾灸健康养生中医节气灸 |
分类: 艾灸祛常病 |
当下,艾灸是很受欢迎的一种中医养生方法,它通过有效刺激穴位,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新陈代谢,防治多种疾病,深受许多人的喜欢。
为了更好地顺应自然,防病保健,人们开始注重顺时养生,“节气灸”也越来越为人所知、所用。
“节气灸”是在特定的时令节气,选择具有强壮作用的腧穴进行艾灸,以温壮元阳,激发经气,调动机体潜能,提高机体抗病与应变能力。
“节气灸”以其简、便、验、廉的优势,为我国历代医家及百姓所喜闻乐见并沿用至今,在传统防病保健领域里占有特殊的地位。
人体的五脏与自然界四时阴阳相通应,五脏功能的强弱虚实与四时气候变化有密切关系。
《内经》提出肝主春、心主夏、脾主长夏、肺主秋、肾主冬。
保健养生要顺从春暖、夏暑、秋凉、冬寒的变化,顺从二十四节气的变化。
“节气灸”从整体角度全面综合考虑人与环境的联系,以及环境气候变化与人的气血阴阳关系的。
根据二十四节气,选择与各节气对人体脏腑功能有影响的腧穴进行艾灸,提高机体免疫力、抗病力,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灵枢·卫气行》曰:“谨守其时,病可与期……是谓逢时。”
“节气灸”利用自然之气联合艾灸对人体内部进行调衡,通过燃烧着的艾绒产生的热刺激和艾叶的温经止痛作用以温壮元阳,激发经气,调动机体潜能,可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和抗病能力。
这样当外界的环境气候等因素发生变化时,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功效,可有效调理体质的偏颇,并通过体质的调理而拒邪防病,将体质调整到更好的状态。
节气灸的应用范围很广,既可以用于许多疾病的调理,尤其是慢性病的调理,是一种自然而高效的保健方法。
节气灸常用于以下疾病的调理:
内科疾病:调理与预防中风;高血压、冠心病;哮喘;胃痛、胃胀、腹泻、呃逆;糖尿病、肥胖病、胆固醇高、甲亢;慢性肾炎");">。
外科疾病:颈椎病;急、慢性腰扭伤;各种关节炎;荨麻疹(风瘼)。
妇科病症:痛经;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不孕。
儿科病症:小儿厌食症;小儿遗尿症;小儿发育迟缓。
五官科病症:过敏性鼻炎(鼻敏感)。
逢节气时根据体质不同,辨证选取保健穴施灸,对防病强身、延年益寿有特殊意义。
神阙、气海、关元、命门、足三里、三阴交、涌泉、百会是常用的保健用穴,有 “八大保健穴 ”之称。
除此之外,具有强身防病、益寿延年作用的穴位还有很多,如膏肓、肾俞、风池、内关、天枢等等。
中医强调个体化,在运用节气灸时,应从个体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心理状态、发病倾向等方面综合分析,辨识不同的体质类型,选择不同的节气、腧穴和灸法进行个体化施灸,才能有效地调理体质的偏颇,将体质调整到更好的状态,达到“治未病”的目的。
温馨提示:因人体差异大,以上灸法处方,仅供参考,请务必亲自体会求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