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究竟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你体内永远有湿?教你一个“祛湿补脾法”,解救无数湿人!
标签:
艾灸健康养生中医湿 |
分类: 艾灸祛常病 |
现代很多人去看中医,大多都会被告知“湿重”,那么“湿”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湿存在的三个因素
1、因为吃了过多的油腻物,消化不了,堆积成湿;
2、虽然没多吃,但本身消化能力不足,吃一点儿就腻住了,也会成湿;
3、还有就是环境、季节因素的影响,比如夏天,很多人体内都会有湿,身体会变得很重、很懒。
这三种症状归根结底都和脾气有关系。
“湿重”是标,“脾气虚”是本
中医说的脾,是负责运转的,体内代谢产物的排除要借助脾气的力量。脾气一虚,脏东西就会潴留体内。脏东西就是多余的脂肪、分泌物、排泄物等。
被湿邪击中的典型症状是:身体发沉、发重;皮肤上会有湿疹,胃口也不好;舌头边上会有齿痕。
艾灸祛湿大穴
我们体内自带“祛湿穴”,经常艾灸可以起到祛湿的效果。艾灸取穴:承山穴、涌泉穴、大椎穴");">、神阙穴、阴陵泉穴。
以上穴位艾灸时间");">以自身感受为主。需要注意的是,祛湿的穴位很多,大家不要贪多,可根据自己身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待一个穴位透了再灸下一个。勿要一时眼花缭乱,终仍无所得。

方法是:从三阴交穴");">开始向阴陵泉穴推, 然后顺着骨缘推到阴陵泉穴,反复地推。
推的过程中,找到痛点或者有疙瘩的皮下阻塞,慢慢的按揉开,不必拘泥于穴位,哪里觉得最痛就多按揉哪里。把它推到不疼了,这时“脾经管道”就打通了。
脾经一通,多余的水湿就会顺畅地排出去了。脾经是通过膀胱来排湿的,所以坚持推一段时间后,会感觉小便增多,这就是排湿的表现。
温馨提示:因人体差异大,以上灸法处方,仅供参考,请务必亲自体会求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