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失眠和多梦,都是身体在报警!艾灸这几个穴位,再也不用失眠!

(2025-10-18 11:10:10)
标签:

艾灸

健康

养生

中医

失眠

分类: 艾灸祛常病


 

“睡觉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筋”是很多人的梦想,

但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尽管人这一生有1/3的时间都在睡觉,

可很多人睡得并不好,

多人在夜半时分辗转难眠!




失眠多梦常见原因:阴虚火旺、心脾两虚");">、心胆气虚、痰热内扰、情志抑郁等。今天我们来学习用艾灸搞定失眠这个顽固分子。


1、心脾两虚型


症状表现


夜卧难眠,梦多易醒,醒后再难入睡,兼有心悸健忘,神疲肢倦,口淡无味,胃纳不振,或食后腹胀,面色少华,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艾灸穴位


神门、心俞、脾俞、章门、三阴交");">


随症加穴:

健忘者,加百会,志室;

食欲不振者,加足三里。


艾灸说明


心经原穴神门与心俞相配,可调理心经经气而宁安神;脾俞与章门俞募相配,可培益后天之本,促进气血生化而滋养心神;三阴交为肝、脾,肾三阴经交会之所,可调理脾肾气机而协调阴阳,如此阴阳和谐,则失眠愈。


2、阴虚火旺型


症状表现


稍寐即醒,或心烦不眠,五心烦热,盗汗,口干咽燥,或口舌糜烂,心悸,头晕,耳鸣,健忘,或腰酸,遗精,舌质红,脉细数");">




艾灸穴位


百会、印堂、神门、心俞、肾俞、神阙、三阴交、太溪。


随症加穴:

心悸、汗出者加阴郄、后溪;

腰酸、遗精者加精宫、会阴。


艾灸说明


肾俞、三阴交、太溪滋养肾阴,水火得以既济,则可宁安神;百会、印堂健脑宁神而清头目;神门、心俞清心泻火而宁心安神。灸神阙可起到平肝泻火,宁心益志之功效。


3、痰热内扰型


症状表现


睡眠不实,心烦懊恼,口苦,头晕目眩,痰多,胸脘痞闷,恶心,喘促咳嗽,舌质偏红,苔黄腻,脉象滑数。




艾灸穴位


神门、心俞、脾俞、中脘、内关、足三里、丰隆。


随症加穴:

头晕目眩者,加百会、风池;

心烦懊恼者,加大陵、少府。


艾灸说明


脾俞、丰隆健脾和胃而化痰;中脘、足三里和胃理气,清腑泄热;神门、心俞宁心安神


4、情志抑郁型

症状表现


难以入睡,入睡则多梦易惊,善叹息,忧思烦闷,伴胸胁胀满,精神不振,舌苔薄腻,脉象弦数。




艾灸穴位


心俞、肝俞、胆俞、内关、神门、阳陵泉、期门、太冲。


随症加穴:

心肾不交者,加肾俞、太溪、通里;

梦纭不宁者,加魂门、厉兑。


艾灸说明


肝俞与期门俞募相配,疏肝解郁,佐以肝之原穴太冲以理气降逆;胆俞与胆之合穴阳陵泉相配,疏调胆经气机,胆气调畅则大息可止;内关宽胸理气;神门、心俞宁心安神


5、胃气不和型

症状表现


失眠,脘腹胀满或胀痛,伴有恶心,呕吐,嗳腐吞酸,大便异臭,或便秘,舌苔黄腻或黄糙,脉象弦滑或滑数。




艾灸穴位


中脘、胃俞、足三里、丰隆、公孙、厉兑。


随症加穴:

呕恶者,加内关;

头晕者,加印堂、合谷。


艾灸说明


胃募中脘与络穴丰隆和胃化痰;胃俞、足三里、公孙消积化滞,理气化湿;厉兑调多梦失眠。诸穴为伍,胃腑安和,则能入睡。


6、心肾不交型


症状表现


心烦不寐,头晕耳鸣,咽干,烦热盗汗,腰膝酸软,精神萎靡,健忘,女性伴有月经不调,舌尖红少苔,脉象细数。




艾灸穴位


心俞、神门、志室、太溪、然谷、涌泉。


艾灸说明


心俞、神门清安神;志室、太溪,然谷、涌泉滋阴补肾,降火益精。心肾相交,水火既济,则可安然入睡。


温馨提示:因人体差异大,以上灸法处方,仅供参考,请务必亲自体会求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