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艾灸堪称“顺应天时”!防寒补阳强体质,借天时,以除病!

标签:
艾灸健康养生中医秋季 |
分类: 艾灸祛常病 |
《黄帝内经·素问》指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秋季天气转凉,人体内的阳气呈现内敛下降的趋势,如果秋天一味养阴,会造成阴阳失衡,没有足够的阳气储备,抵抗冬天的寒冷。且现代人的阳气严重不足。所以我们在养阴的同时,也要适当补阳,调整人体内的阴阳平衡。
我们平时可以用艾灸来达到温通经络,祛除寒湿,补益阳气,调和气血的目的,抵御即将到来的冬季寒气。
秋季艾灸可谓是“雪中送炭”,原因有以下几点:
秋季天气变化多样,寒热交杂,早晚温差大。易受寒凉,耗损阳气,免疫力下降。此时若人体阳气不足,很容易受天气刺激而出现体虚自汗的现象,艾灸可改善感冒流涕,过敏发烧,皮肤红疹,夜寐不安等症状。
秋天风大干燥,加上夏天暑气蒸腾,人体津液");">被加速耗损。此时人体若阳气不足,阳气固摄津液的能力会减弱,水分和胶原蛋白会加速流失。
艾灸可改善皮肤干油,色素沉积,暗斑,毛孔粗大,咽干咽痒,月经量少,头晕头痛等等。
秋季日照减少,阳气收敛,气温逐渐下降。此时人体阳气不足会造成焦虑抑郁、消极少言、体寒多病。
艾灸可改善血瘀气滞,关节疼痛,胸闷气短,妇科肌瘤囊肿");">等。
秋季正是艾灸养生的好时节,建议各位朋友在艾灸前后饮一杯温开水,日常生活注意做好防寒保暖。秋天气温多变,适当的艾灸保养,提高身体的抵抗能力,增强身体素质,抵抗疾病的侵袭。
秋天可以着重艾灸以下几个穴位:
1、【大椎穴】

《甲乙经》说过“大椎,三阳,督脉之会”,大椎穴又称“督阳之海”,能主宰全身,更是保健要穴。所以艾灸此穴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改善肺功能。
2.【关元穴");">】

关元穴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凡元气亏损均可使用。临床上多用于泌尿、生殖系统疾患。按揉和艾灸关元穴,是通过调节内分泌,来达到调理生殖系统疾病的目的。常常艾灸关元穴,可起到调痛经、补肾虚、促进血液循环、强身健体的作用。
3.【气海穴】

气海穴为任脉的首要穴道,为丹田之所在,称为生气之海。艾灸气海穴有强壮作用,还能促消化、益气通阳。前人有“气海一穴暖全身”之誉称,是说气海穴有强壮全身的作用。
临床验证,气海穴确有调整全身虚弱状态,增强免疫及防卫功能的作用。对先天体质虚弱、后天劳损太过者有很大的保健作用。而且艾灸气海穴还可以调理大便不通、月经不调、痛经等病症。
4.【合谷穴】

合谷穴是大肠经上的穴位,由于大肠经从手走头,凡是头面上的病,如头 痛、发热、口干、流鼻血、脖子肿、咽喉病以及其他五官疾病,都可以配合艾灸合谷穴来调理。
5.【足三里】

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通经活络的作用。有些人吃东西就发胀、老是嗳气、胃痛,也可用足三里来调理,达到一定的刺激量后,则可增加胃肠消化道动力。
艾灸作为温热之品,有很强的温阳散寒的功效,能够为人体注入正能量,使人体的阳气更加旺盛。因此,秋季养生对于防病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不容错过。
温馨提示:因人体差异大,以上灸法处方,仅供参考,请务必亲自体会求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