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腿粗,说明胆经堵,全身都跟着堵。疏通胆经,不灸不行!

(2025-05-16 11:22:50)
标签:

艾灸

健康

养生

中医

大腿

分类: 艾灸祛常病


一、大腿粗,胆经堵


很多姐妹发现,明明自己并不胖,偏偏腿很粗。为了瘦腿,每天卯足劲儿地跑步、拉伸、做瑜伽……可谓尝尽了各种方法,但粗还是粗,一点儿也没有改善。


我们常听说一句话:“腿粗不是病”,其实这句话并不准确。从中医角度来说,腿粗就是病,至少也是亚健康的表现。因为腿部有6条经络循行,腿粗说明腿部经络不畅,致使垃圾堆积过剩。


在腿粗的姐妹中,以大腿粗壮者居多,而大腿是胆经的重点循行区域,所以大腿粗,基本可以说明胆经存在瘀堵情况。


大腿粗,说明胆经堵,全身都跟着堵。疏通胆经,不灸不行!


二、胆经:牵一“经”而动全身


胆经是一条很长的经络,从足部到头部,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与肝经、脾经、肾经等“大腕儿”相比,胆经很容易被我们忽视。事实上,胆经极为重要,甚至可以说“牵一‘经’而动全身”。


胆经有多重要?看看历代医家怎么说……

《黄帝内经》");">中说,“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也曰“胆主甲子,为五运六气之首,胆气升则十一脏腑之气皆升。”


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曰“胆者,少阳春升之气,春气生则万物安”。

张志聪有“五脏六腑共为十一脏,胆主甲子");">,为五运六气之首,胆气升则十一脏腑之气皆升,以取决于胆也”之说。


这几段话什么意思呢?综合一下,就是说,胆主少阳春升之气,十一脏的阳气都从胆开始,加上胆经为半表半里之经,能通达人体全身的阴阳之气。所以说,在人体脏腑的生理活动中,胆具有主生发、通阴阳的特殊作用。故而,胆经的疏通与否极为重要。


三、胆经堵,全身堵


那么,胆经瘀堵,到底会产生什么影响呢?简而言之:胆经堵,全身堵!

1、关节屈伸不利

胆经遍布身体重要关节,胆经气血郁滞,颈部、肩部、髋部等关节就会酸乏无力。


2、两肋闷痛

肝胆同源,胆经郁阻,肝经会受影响,肝气不疏,必然引起两肋闷胀。


3、多发乳腺疾病

胆经郁阻,直接影响身体气机的生发,气机不畅,影响肝经的通畅,乳房就会出现增生、结节等。



4、易患高血压

胆经郁阻,气郁久而化热,传导给肝经,形成肝阳上亢,就会诱发高血压。


5、降低免疫力

胆经气机生发于午夜,此时一阳生,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如果胆经瘀堵,就不能很好地在生发阳气,久而久之就会影响人体正气,造成免疫力低下。


6、出现烦躁、失眠、口腔溃疡等上火症状

胆有多清,脑有多清。胆主决断,当胆经气血出现了问题,就会影响清阳之气对头的濡养,进而出现上火、头晕等症状。


7、油性头发

由于胆汁分泌不足,无法有效分解吃进去的油脂,加上“肝胆互为表里”,胆经不通,会加重肝的郁热,油脂就从发根排出来了。


8、早生白发

胆经不通,胆汁就不能顺利地排到消化道里,就会影响身体的代谢能力,人体能量就会不足。“发乃血之末”,长期营养供应不足就会造成白发。


9、面部眼角位置长斑

肝胆都是解毒器官,胆经不通,肝胆的解毒功能就会降低,毒素堆积体内,就会长斑。


10、胆经沿线出现问题

胆经不通,整条经络循行区域都会出问题,“不通则痛”,就会出现偏头痛、肋下痛、大腿痛等症状。


总而言之,作为主疏泄的经脉,胆经和身体中的很多方面都有密切关系。因此,让胆经通畅起来,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


四、敲胆经虽好,但是要注意时间


一说到胆经不通,很多人就会下意识地去敲胆经。虽然敲胆经的确是预防与治疗上述症状的方法之一,但敲胆经一旦把握不好,也极易带来一些副作用。


失眠

敲胆经不是刺激穴位,而是按压经络,经络没有像穴位那样活血化瘀的功能,长期敲击必然逐步形成瘀滞。而胆经一有瘀滞,睡眠就会出现问题,表现的症状是夜半而醒,醒后很难入睡,甚至彻夜失眠。此外,长期敲胆经,久之必然造成胆经热,这也是失眠的重要原因之一。


所以敲打胆经需要在白天的时候进行,不可以在临睡前进行,且在敲胆经之前,需要按摩其他穴位,达到比较好的效果。


那么,我们该如何科学地疏通胆经呢?



五、疏通胆经,不灸不行


经络是气血的通路,也是病邪的通路。病邪进入人体,一方面和正气争斗,一方面会在经络和脏腑中潜伏下来。也许一时三刻不会有什么感觉,但是积少成多,正不压邪的时候,病就表现出来了。


而艾草的药性和灸火的热力是阳性的,有生发的特点,会在经络里循行,就像巡逻的警察,一旦发现哪里潜伏着病邪,它们就起到卫士的作用,把沉淀潜藏的病邪搅动起来,顺着经络到达脏腑而排出来。所以,艾灸不光能疏通经络,还具有找病逐病的功能,这点是其他方法所不具备的。




此外,敲胆经需要力度到位、需要长期坚持、需要因人而异,而这些艾灸都不必考虑!艾灸安全有效、操作方便,适合长期使用。所以说,疏通经络,不灸不行!


六、疏通胆经,建议艾灸以下穴位


1、胆俞穴:胆的俞穴,俞穴是脏腑精气在后背汇聚的地方,因此胆俞是调理胆常用的穴位。


2、肩井穴");">以“四两拨千斤”的姿态调节胆经气血,艾灸肩井穴可以让胆经的清阳之气如泉涌,然后将郁滞的气血涤荡开来,令全身的疏泄顺畅平缓。


3、日月穴:胆的募穴");">,募穴是脏腑精气在腹部汇聚的地方,俞穴和募穴经常联合使用,解决脏腑问题。


4、阳陵泉穴:胆经的合穴,“合穴”在经络上是“入海口”的意思,《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合治内府”,六腑出了问题,通常会找合穴来解决。


5、丘墟穴:胆经的原穴,可以双向调节脏腑疾病的。

胆经堵,全身堵,人体就会出一系列问题,而敲胆经一来难出效果,二来难以坚持,相比之下,艾灸无痛、安全、有效、方便,只要配穴精准、长期坚持,多半会收到比较明显的效果,值得尝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