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天阴气重,“藏阳”很重要,做好3件事,阳气稳、身体暖!

标签:
艾条健康养生三九中医 |
分类: 艾灸祛常病 |
俗话说得好,“头九暖,二九冷,三九四九冻破石头”,足以见得三九天的寒冷程度。
三九将至,提前为三九灸打好基础,对我们的健康来说非常重要。
三九灸时间表预灸:2024年12月12日-2024年12月20日
一九:2024年12月21日-2024年12月29日
二九:2024年12月30日-2025年01月07日
三九:2025年01月08日-2025年01月16日
加强:2025年01月17日-2025年01月25日
在中医的观点中,“冬至之后,阴气最盛,阳气始发……”,从冬至到三九天的这一个月中,阳气尚未完全成形,阴气充斥在环境中,三九天的阴气自然也格外地浓重。
那么,三九天究竟应该如何养生?答案是:学会“藏阳”非常重要。
在中医的观点里,人的身体由血气和阳气维持,血气提供能量和热量,阳气就是血气的载体。
换句话说,人体内阳气的多少,直接决定了血气的活跃程度以及身体温度的维持水平。
而又因为“阴阳相抵”,如果外界阴气过重,入侵体内,身体阳气被抵消损耗过度,体内入寒,例如感冒,发烧,风湿等风寒症状也会陆续出现。
而“藏阳”养生,顾名思义,就是将尽可能多的阳气“藏储”在身体内。
在阴气较重的三九天,即使阴气入体,体内储存的阳气也足够抵消损耗,进而更有效地维持体温,保证身体机能地运转,达到最
那么,“藏阳”养生虽好,到底应该怎样进行,才能够守住我们身体里的阳气?这同样也需要各位养生爱好者认知了解。
正如上文所提到,“藏阳”,顾名思义“藏住阳气”,用尽方法将身体的阳气留存,并进一步截取环境中的阳气为己用,则为“藏阳”养生的有效方法。为此,做好这4件事,或卓有成效。
中医云:肾为先天之本。且人体心肝脾肾对应春夏秋冬,肾脏所映射的就是冬季,种种言论,无不在提醒我们冬季养肾的重要性。
且俗话说,“冬不藏精,春必病温”,这里的精,指的就是肾精,肾精稳固,相当于体内阴液循环顺畅,阳气不会受到体内阴液压制,自然对于我们“藏阳”也能够产生帮助。
想要在三九天护肾养肾,除了要降低肾脏的工作负担,比如少酒戒烟,及时补水以外。
也可通过食补的方式,例如羊肉,红枣,枸杞等,从食物中获取能量和阳气,同样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除此之外,我们可以通过艾灸的方法刺激“穴位”,可以疏通经络,激发经气,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常用补 肾穴位如下:
肾俞穴:肾俞是肾的背俞穴,常艾灸它可调补
关元穴:关元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丹田,是人体真气、元气生 发的地方,常灸大有裨益。
气海穴:气海和关元穴在人体下腹部,共同保护着生殖系统。下腹部是女性子宫、男性精囊藏身之处,都是极其重要部位,因此此穴必灸。
三阴交:对女性来说,三阴交穴尤其重要。它是妇科病的“灵丹妙药”,是肝、脾、肾三经的交汇处,女人可常灸。
太溪穴:艾灸太溪可调理肾脏相关疾病,也可以根据其反应变化来推知肾脏功能。如太溪穴凹陷明显,可能就是肾气虚衰了,根据“陷下则灸之”的调理原则,可通过艾灸太溪穴来补养肾气,平时也可常点按太溪穴。
中医有云:“动则生阳”。适当运动,可以加快身体代谢,滋生阳气。
但在三九天的时段里,阴气过重,阳气初生,如果运动得不合时宜,身体阳气散发,阴气趁虚而入,反而对身体健康不利。
因此,想要通过运动升阳,尽可能的早一些,比如在早晨8点到9点之间,这个时候太阳初生,阳气最容易捕捉。
适当运动,既能协助身体“升阳”,也能促进捕获外界“阳气”,双管齐下,“藏阳养生”也能事半功倍。
一直以来,食补都是中医养生最为传统,也是最为常见的方法之一,可以帮助身体收敛阳气,纳补精气。
想要达到“藏阳”目的,饮食所产生的效果可以从多方面体现:
增加蛋白质和优质脂肪的摄入。
提高身体基本的能量供给,产生热量,抵御阴气和寒气,如羊肉,猪瘦肉等肉食。
选择补 血,益肾的食物。
例如猪血,红豆,红枣,韭菜等,补充血气,增益肾经,以充盈的血气和精气滋养身体阳气,以达到更好的补阳效果。
适当尝试辛辣食物。
比如葱姜蒜,胡椒,辣椒等,虽刺激性较大,但同样也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血气和阳气的流转速度,对御寒,升阳而言,作用也不可小视。
·
综上所述,三九天养生,“藏阳”为优先,各位养生爱好者需做好准备,从各个方面温养自身阳气,身体健康自然也能万全无虞。
另外,三九天时,天气寒冷,万事万物因寒冷而收敛,人的情绪也会因此受到影响,调节情绪,养成乐观的心态,同样也是三九天养生的重要一环。
温馨提示:因人体差异大,以上灸法处方,仅供参考,请务必亲自体会求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