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6月养生,抓住时机祛除一身寒湿毒,冬病夏调,未病先防!

(2024-06-03 10:12:47)
标签:

艾条

健康

养生

中医

湿毒

分类: 艾灸祛常病

六月的到来,意味着夏天真的要开始了

那么六月养生重点是什么?

该如何养生健康?

这份6月养生秘籍快收好↓↓↓

6月养生,抓住时机祛除一身寒湿毒,冬病夏调,未病先防!




6月养生节气


 芒 种 

芒种是夏季的第3个节气,于每年公历6月5-7日交节,农历书记载:“斗指巳为芒种,此时可种有芒之谷,过此即失效,故名芒种也”。


从芒种节气开始,气候炎热,雨水增多,湿度变大,北方进入雷雨、阵雨天,南方则已进入阴雨连绵的梅雨天,天气异常湿热。所以,芒种养生,防湿是第 一要务!


 夏 至 

夏至,是夏季的第4个节气,于公历6月20-22日交节,夏至这天,太阳运行至黄经90度,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


夏至节气的到来,意味着人体阳气达到最旺,这时“冬病夏治”最合宜。

6月养生,抓住时机祛除一身寒湿毒,冬病夏调,未病先防!



端午“毒五月”&“九毒日");">


毒五月,是指农历五月,今年从2024年6月6日正式进入。


之所以把农历五月称为“毒月”,是因为:

进入农历五月后,气温升高,雨量增多,空气也变得潮湿起来,由于有了适合的温度和湿度,所以许多细 菌、微生物也开始大量繁殖,更有利于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


另一方面,经过一冬蛰伏的各种毒虫(蝎子、毒蛇、蜈蚣等)、蚊蝇幼卵等在前两个月苏醒或繁殖过来,在这个月气候的配合下,进入活跃期,进一步加大传染疾病传播的机率,患病率和死亡率直线上升。

6月养生,抓住时机祛除一身寒湿毒,冬病夏调,未病先防!

因此,人们把农历五月称之为“毒五月”,是有一定科学性的。


将要到来的端午节,始于毒日初始日,农历五月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此九天为 “天地交泰九毒日”


又因在三伏节气前,故可做三伏前加强灸,既可辟邪驱毒,又能为三伏做三伏灸");">做好准备工作,一举两得。在毒五月、九毒日艾灸,可以排寒毒,水毒,湿毒,痰毒,血毒,瘀毒。



6月养生要点


进入6月,龙舟水,雨水多。夏季高温多雨,物品易发霉,蚊虫孳生,极易传染疾病。空气湿度增加后,人体内汗液若无法通畅地发散出来,人感到四肢困倦,食不知味。

6月养生,抓住时机祛除一身寒湿毒,冬病夏调,未病先防!

6月养生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1、健脾除湿 

夏季,天气炎热,雨水多,湿热较重,容易侵入人体,损害健康。


因此,夏季一定要注重祛湿,以防止疾病的发生。应当避免在潮湿的环境中,待的过久,以免湿气入侵体内。


此外,可多按揉或艾灸穴位,健脾祛湿,如阴陵泉穴、委中穴");">、涌泉穴等。


 2、清热消暑 

炎热的夏季,人体易产生内热,再加上外界气温高,内外热交加,人体很容易出现便 秘、口腔溃疡、咽痛等上火症状。


因此,夏季一定要格外注意,预防上火的情况。饮食上,可以多吃点苦味、清热解 毒的食物,如黄瓜、苦瓜等。还要注意多喝水,不熬夜,保 证充足的睡眠。



 3、补养肺肾 

中医认为,按五行规律,在夏季,人体体内火随温度增加而上升,肺部和肾脏功能衰退。


因此,务必要注重夏季的补肺养肾滋阴方法。因此,在饮食上可以吃一些枸杞、生地、百合、桑葚等物,此外还要防止出汗太过,耗伤津气。


 4、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中医的特色疗法,由于虚寒性疾病常在冬季发作或加重,夏季缓解或消失,因此夏季提前针对此类疾病进行防治,冬季症状能减轻。常用的方法包括穴位贴敷、针刺、艾灸、刮痧、拔罐等。


中医认为,阳虚、气虚人群更适合进行艾灸疗法。


艾叶是温性的,属于纯阳之物,能够温通经络,祛除寒湿,补益人体阳气。夏天又正好是自然界阳气最重的时候,两者的阳热合在一起,温补的作用更强。


所以在夏季大自然阳气最盛的时候艾灸,补益的效果能够达到最佳


推荐几个养生保健要穴,夏天经常艾灸这几个穴位,可以起到很好的养生保健、驱寒除湿的功效。


中脘穴:中脘被誉为胃的“灵魂腧穴”,中医认为中脘穴具有健脾和胃、补中益 气的功效,能够调理各类胃部不适尤其对缓解胃痛和调理消化不良有比较好的效果。


神阙穴:神阙又名脐中,素有“先天之本源,生命之根蒂”之说。艾灸神阙");">又称为“脐疗”,脐疗,尤其是用隔姜灸做脐疗,具有温补元阳、健运脾胃之效。常灸神阙穴有强 壮体质、延年 益寿的作用。


关元穴:关元穴可调整肝脾肾三条阴经,有健脾补虚、养肝疏泄、补 肾益精的作用。常灸关元穴,可以修补人体的元气和肾气,并能通调三焦,起到调经通下焦的功效,可调理泌尿、消化、肝胆等方面的疾病,如脾肾虚寒");">引起的泄泻,均可灸关元穴。


足三里穴:足三里穴是 “足阳明胃经”中的大穴、要穴,艾灸、施针或按摩足三里可调理脾胃,起到通经活络、祛 风化湿、扶正祛邪之效。


丰隆穴:现代人患高血脂的特别多,艾灸丰隆可以有效调理高血脂,尤其是体内痰湿很重的人,可多艾灸丰隆穴。

·

炎炎夏日

正是排毒祛湿的好时机

抓住正确养生要点

一起健康度夏吧~


温馨提示:因人体差异大,以上灸疗处方,仅供参考,请务必亲自体会求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