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不好,所有的养生都是徒劳!改善不良情绪的方法,中医有这么多

标签:
艾条健康养生中医情绪 |
分类: 艾灸祛常病 |
在生活中时常会遇到不开心的事,烦躁、发怒,这些都是人体对外界事物的正常反应,说明我们的脏腑气血活动是顺畅的。
但是,如果我们一味沉溺在不良情绪中难以自拔,就会引疾病上身!
此前,世卫组织就曾有过统计,包括冠心病、心肌炎等在内的200多种疾病,背后都有不良情绪的影子。
所以说,如果一个人时刻被负面情绪裹挟,不用等生活出手,自己便已溃不成军!
那么,我们该如何走出负面情绪呢?
其实,除了我们自己要主动疏解负面情绪,还可以试试中医的调养法——
一杯茶,解焦虑
材料:陈皮4克、炒栀子3克、白菊花3克,制成代茶饮。
功效:陈皮行 气化痰和胃;栀子清心火;白菊花平肝明目。三味药一起,对缓解焦虑、心烦、失 眠、嗓子不利有好处。另外,若是脾胃虚寒");">者,可适当添加桂圆、生姜丝后饮服。
一个穴,解怒气
肝是承接我们不良情绪的器官,我们常说“气得肝疼”就与此有关。
若我们的不良情绪超过了肝的疏泄能力上限,气疏泄不掉,就会在肝脏里堆积、郁结,人就会进入闷闷不乐的状态。
此时,刺激肝经的原穴太冲穴");">,有疏肝解郁的作用。
太冲穴位于脚背上,大脚趾和二脚趾之间后方的凹陷中,按摩时可沿着骨缝的间隙按压并且前后滑动。
扩扩胸,解悲伤
我们在悲伤的时候会“捶胸顿足”,此时,捶的部位就是膻中穴");">。
膻中穴是人体的枢纽中心,能疏通气机,阻挡邪气,开胸通络,可谓是我们人体的“开心穴”。
当我们的悲伤情绪难以缓解时,可以适当揉揉这个穴位。
膻中穴位于两乳头连线中点处,可用拇指按揉,力度以微觉酸痛为度,揉动约50~100次,大约2分钟,每日可行3~5次。
按揉后可配合适量的扩胸运动,加强宽胸理 气的效果。
疏通三焦");">,解烦躁
三焦是人体能量流通的场所,主管着通行营气、卫气、宗气等三种气,这些气遍布五脏六腑。
因此,三焦直接影响到人体的代谢功能,三焦不畅,人就会觉得心情烦躁,容易出现情绪的问题。
针对三焦气化不利的情况,大家可以通过下列手法来缓解:
身体平躺放松,双手指腹从胸骨下沿着腹部正中间的任脉往下按摩30下;
在任脉旁开两寸的地方,也就是胃经,左右各按30下;
做“兜腹”,手指弯曲,从小腹一直往上“兜”,到上腹部结束。
所有的动作做完以后,把手放在肚脐上,做调息,吸气的时候鼓肚子,呼气的时候收肚子,调三次结束。
闲来无事梳梳头
人体的十四条经脉走行都直接或间接地循行于头部,若每天坚持梳头,可激发头部经气,助益血液运行,平衡脏腑气血阴阳。
而且,头部是人的神经中枢所在地,有很多重要穴位分布,经常梳头可以刺激头皮,能使紧绷的神经得到放松,达到养生保健的效果。
常灸开心穴
《黄帝内经 · 素问》云:“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
意思是说膻中穴是心包经的令官,如果出现胸闷、心郁的情况,按摩膻中穴这个穴位就可以驱散心中的郁闷之气,让心情变得愉悦。
膻中穴隶属于任脉,在人体的地理位置十分险要,它是足太阴、少阴,手太阳、少阳、任脉等条经脉交汇处,堪称中医最重要的穴位之一。
同时膻中又是八会之气会穴,是身体气运行的一个大关口,具有调理人身气机之功能,可用于一切气机不畅的情况,如肺气上逆、心气血郁滞,肝气郁结,打嗝呃逆等。
很多时候人一怒,一急,气就容易往胸口跑,往膻中穴堵,造成了拥挤,堵在胸口,十分的难受。这时揉一揉膻中穴,可以给淤堵的气一个出口,顺畅的流动,从而改善情绪。
可见膻中穴是我们的“开心穴” ,心情不好时,艾灸,按摩,拍打它,不良情绪就随之排出去了。
方法:艾条或艾灸盒");">,每次15-2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