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排毒正当时,中医教你这样做,把身体里的“三毒”一扫而光!

标签:
艾条健康养生中医排毒 |
分类: 艾灸祛常病 |
《黄帝内经》中曾讲过:“春三月,此谓发陈。”
也就是在春天,要把体内的“陈(毒素)”往外排,这样才能推陈出新。
特别是现代人吃的多吃的杂,吃的都是高营养的东西,而运动又太少,经常性熬夜晚睡,压力大......这些都是特别容易让身体瘀住、毒素滞留的因素,恰逢春季,我们便也顺应天时,重点排出体内的这“三毒”。
最
毒莫过于寒毒,它最
·
·
·
·
早晨吃姜,主要就是取它驱寒除 湿、温暖脾胃、升发阳气之功,既能对付天地间的阴冷寒湿之气,又能点燃我们身体里的小火炉——阳气。
常年阳气不足,体内寒重的朋友,每天晨起吃几片醋泡姜,可以把流失掉的阳气养回来,即使偶感风寒,也能把体表的寒气赶出去。
醋泡姜做法:
嫩姜,洗净后不用去皮,切成薄片,往姜片上撒盐,腌制一下,避免姜片水分太多变质,也会让姜片更脆嫩。
之后挤出水分晾干,让姜片尽量干燥,放入罐中,再用醋去泡姜,醋本身是防腐的,常温或冷藏保存皆可。每天早上吃上2~3片,不可多吃。
我们后背有一条督脉,是一身阳气的总督,可除
湿止寒,舒经络,补阳气。午后太阳好的时候,晒后背半小时,是最
阳气足了,经络通了,沉积在身体里的寒湿,就会散开,通过皮肤、大小便排出去。
艾叶性温加之点燃熏灸,使热力深达肌层,温气行血。艾灸具有温通经络,散寒除 湿、调理 气血、宣痹止痛之功效。
艾灸取穴:大椎、命门、关元");">、足三里。
春天是肝气主导的季节,肝气旺易克脾,以致脾胃虚弱,水湿不化,湿邪内生,加上春季阴雨绵绵,外湿入侵,而脾是生痰之源,肺是贮痰之器,身体里的痰湿,最
·
·
·
·
·
·
用艾叶泡脚,热水刺激足部的穴位,热气从脚部上升,不仅促进身体血液循环,还能令身体大量排汗,也能轻松赶走体内湿寒。
艾草通十二经络,对于调理阴阳有非常好的效果。人体经脉疏通后,气血就会变得很好,体内的寒湿气将无处待,尽数被逼出体外。
湿毒比较重的的朋友平时可多吃一些健脾祛湿的食物,比如各种豆类、玉米、胡萝卜、芡实、莲子、薏米、白扁豆、茯苓");">之类的。
艾灸的作用有很多,在生活中适时的艾灸能够达到开郁、祛湿的作用,而且还能补阳气。
艾灸取穴:关元、中脘、足三里。
春天阳气生 发,积蓄一冬的郁热,也开始蠢蠢欲动。如果冬天的「精」没有藏好,阳气开始生 发的时候,此时体内的「阴」便显得捉襟见肘,阴阳无法平衡,便会上火,阴虚质尤其要注意。
还有肝郁气滞、上热下寒的人,因为身体气机不通,也很容易有郁火,很多人出现热毒。
·
·
·
·
·
·
中医上讲,曲池穴");">为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经脉气血犹如水流注入池中,因此曲池穴对全身的气血有较强的调节作用。
按揉或艾灸曲池穴可以解表热、清热毒。
日常做菜要少放辣椒、花椒、大蒜、葱、姜、八角、茴香等辛热食物,烧烤、咖喱、火锅、麻辣烫、膨化食品等因加入较多的调味料也要少吃,吃多了会助火伤阴。
热毒较盛的人,可以适当吃莲藕、梨、荸荠、蒲公英、鱼腥草等清热解 毒的食材。
总之,春天除了要养肝、养阳之外,大家也别忘了趁着体内阳气升发的时候,把身体里的“三毒”排出去哦~
温馨提示:因人体差异大,以上灸法处 方,仅供参考,请务必亲自体会求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