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艾灸,养正气!这些常见病,不妨艾灸一下这几个穴位!

标签:
艾条健康中医养生正气 |
分类: 艾灸祛常病 |
艾灸是通过燃烧艾叶或制成的艾条,在特定的穴位上进行热刺激,是中医简单易行的养生保健方法之一,具有温阳补虚、温通经络等作用,因其疗效确切,受到历代医家的推崇。
坚持艾灸可以明显改善人体各个系统的功能,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对亚健康具有非常好的调理作用。来看看生活中,如何正确使用艾灸以达到调理身体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用好艾灸保康健
1、艾灸预防感冒
艾灸通过温热和艾绒的药理作用,刺激有关穴位,增强肺功能,提高机体抗御外邪的能力,达到防病保健的目的。
治疗时多选用风门、肺俞、大椎、合谷、足三里、膻中穴");">。
在流感好发季节灸之能预防流感。如感冒初起,每天灸1-2次,每个穴位灸20分钟,能消除或减轻感冒症状。
2、健脾益胃灸中脘
中脘穴位于胃的中部,它占据了胃的主体部位,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刺激中脘穴后,胃的蠕动会逐渐增强。在此部位艾灸有健脾益胃的作用。
3、补气养血三阴交
三阴交属足太阴脾经之穴,是肝、脾、肾三条阴经交汇的穴位。常灸三阴交穴施灸有调和气血的功用,还可补血、活血、保持血压稳定。
4、颈椎病灸风池
当颈肩酸痛出现时,除了按摩还可以艾灸风池穴");">。风池穴为足少阳胆经的穴位,功擅活血通经、祛风通络,艾灸此穴能够温经通脉,振奋阳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