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季不同阶段,养生方法各不相同

(2023-09-07 11:23:51)
标签:

艾条

健康

养生

中医

秋季

分类: 艾灸祛常病

秋季不同时候进补的原则


秋季不同阶段,养生方法各不相同


1、初秋:清补为上


建议适当食用一些具有健脾、清热的食物或药物,以消除夏日酷暑的“后遗症”,并调理脾胃功能,为仲、晚秋乃至冬季进补奠定基础。


如润肺生津的木耳、补而不滞的山药、润肠养发的芝麻、清心润肺的百合等。


2、仲秋:和中为要


所谓“和”是指所食食品的性味不能大热大寒、大辛大咸,相互之间应协调和谐。另外,饮食应走中庸之道,如饮食时间、饥饱、寒热等要适当,饮食要定时,一日三餐不能忽早忽晚,饮食量不能忽多忽少。


俗话说“饭后留一口,活到九十九”、“饭吃八成饱,病痛不找我”说的就是饮食不能过饱。


秋季不同阶段,养生方法各不相同


3、晚秋:益气散寒


晚秋是接近冬季的月份,可以说阵阵北风阵阵寒,因肺主气,又为娇脏,很容易受到外邪而致虚,故养生时应注意吃些益气散寒的食品。


在加强营养,增加食物热量的同时,要注意少食性味寒凉的食品,并忌生冷。


动拉筋


骨正筋柔,气血自流,筋长一寸,寿延十年。要想保持身体健康,就勤做拉筋的动作。拉筋法,是一种简单易学的锻炼方式,可以保持身体的柔韧性,促进身心健康。


秋季不同阶段,养生方法各不相同


揉腿


人们常把足三里穴,比作“长寿穴”。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经常按揉,可以防病健身,对抗衰老,提高免疫力;还可以调理肠胃不适等症状。


秋季艾灸重点——

防秋燥


初秋代表暑气的结束,紧接着就要迎来秋燥,所以此时处兼备秋季“燥”的特点。多感喉咙干痒、皮肤干涩、口腔干燥、烂嘴角、喉咙疼痛、流鼻血、干咳和便秘等。


可多食滋阴润肺食物:杂粮粥、红枣粥、紫薯粥、莲子银耳粥、瘦肉粥、芝麻、蜂蜜、百合、杏仁、乳品等。


秋季,天气逐渐变得干燥,易产生咳嗽少痰、咽干不适、鼻燥口干、手脚心热等。某些疾病在秋燥的作用下,也易复发或加重,如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


秋季不同阶段,养生方法各不相同

因此,此节气宜选灸大椎、肾俞、肺俞、风门、太溪穴、神阙、关元、涌泉、合谷等穴清肺、滋阴润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