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其实是生病了!入睡困难调肝,容易醒调脾…拯救失眠助好梦!

标签:
艾条健康养生中医失眠 |
分类: 艾灸祛常病 |
相信很多人都有失
眠、多梦、睡不着的情况,这其实是一种病症。失
眠其实就是生病了,不要以为只是简单的睡不着,实际上是你的心肝脾肺肾出问题了,需要调理。
失 眠有很多学问:入睡困难,其实就是肝血不足;容易醒,就是脾胃不合;睡眠差,就是肾经亏损!想要从根源上改善失 眠,找好失 眠的原因是前提。
失 眠对我们的健康危害很大,中医里讲:白天养阳,晚上养阴。晚上失 眠,睡得晚就会造成阴虚火旺和上热下寒等症状,比如爱上火、口腔溃疡、牙疼、长痘、便秘、腿脚冰凉等。这些其实都是小事,晚上睡不着,胆火不降还会造成肾病等一系列问题。
失 眠的本质原因就是阳不入阴,比如说脾胃不好,心火大,肝郁气滞,肾水虚等。失 眠如果不加以改善,会引起高血压,心脏病,甚至会增加患ai的几率,所以睡不着觉就要注意了,可能一大波疾病正在席卷而来。
我们把失 眠分成以下三种类型,对症调理才更有效果:
入睡困难型,调肝脏
这类型的人表现为入睡困难,是比较常见的失 眠症。阳不入阴,阴阳相交道路受阻,引发心神不安,入睡困难,是其病机。
因此,这样的失 眠可以多补充一点调理肝脏的食物,如芥菜、桑葚、黑芝麻、阿胶、大枣、菠菜、枸杞、鸭血等,调节肝血不足问题,从根源改善失 眠。平时还可以艾灸肝俞、太溪和太冲穴,能很好地调动肝经的元气,使肝脏功能健康运转,起到养肝护肝的作用。
易醒失 眠型,调脾胃
很多人在睡眠过程中容易出现突然醒来的现象,还带有口腻、口淡,厌食、大便不顺等症状,这多因脾胃不和引起。胃不合则卧不安,这类失 眠患者可多吃山药、山楂、糯米、红薯、薏苡仁等。可以用山药,薏苡仁和粳米煮粥食用。能补气健脾胃,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失 眠多梦。
脾胃不好的人除了要注意调整饮食,放松心情之外,还可通过艾灸穴位来调理。可艾灸中脘、神阙、足三里,能健脾和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
睡眠质量差,调肾脏
肾是人的精、气、神所在。肾气衰落后会造成心神不宁,人体的肾精不足就会引起睡眠不足,导致睡眠质量差。
日常可选用山药、枸杞、粳米一同煮粥,能补肾益精,帮助入睡。还可以艾灸肾俞、关元、气海、三阴交、太溪等穴位,可温阳益气、补肾健脾,培补元气、延年益寿。
另外,睡眠不好的话,平时可以多听点轻音乐。尤其是睡前半小时,多听些舒缓的轻音乐有助于我们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