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养生|雨水节气寒湿盛,散寒除湿正当时!

标签:
健康养生中医雨水艾条 |
分类: 艾灸祛常病 |
雨水,是一年中的第二个节气。
雨水开始,不仅气温低,空气中的水分也会增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寒中有湿”。

2023.2.19
农历:正月廿九
癸卯【兔】年
雨水老祖宗说“春捂秋冻”,虽然现在不似三九般寒冷,但我们的身体从冬天回过神来还需要一段时间,因此不能忽视了对身体的调理。
雨水开始,我们的养生方式要有这两大转变!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6hTic3dJysA1phGoB0nSU68IzYr6FlN2ia4Yw0KwmQ1s7h8GHF5eN1BBMS26o2L9aR0uDtB0XHvMtxhjribUzddwg/640?wx_fmt=png&tp=wxpic&wxfrom=5&wx_lazy=1&wx_co=1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6hTic3dJysA1phGoB0nSU68IzYr6FlN2ia4Yw0KwmQ1s7h8GHF5eN1BBMS26o2L9aR0uDtB0XHvMtxhjribUzddwg/640?wx_fmt=png&tp=wxpic&wxfrom=5&wx_lazy=1&wx_co=1
一、雨水开始,要注重脾胃的调养
从前面立春开始,我们就强调对肝的养护,强调灸肝俞、气海、太冲来疏肝,提正气,增强自身免疫力。那么现在到了雨水,也需顺天时而进行适当调整。
因为随着天气从冬天变为春天,肝脏也会随着万物阳气的生发而持续上升。我们知道“木克土”,肝气生发太过,就会使脾胃受到损伤。这是其一。
另一方面,雨水开始,空气中的水分也会增加,天气逐渐向寒湿倾斜,而脾“喜燥恶湿”,此时的气候对脾是极为不利的。
一旦脾的“湿”太重,就会出现肢体沉重、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泻、便溏、大便粘马桶等。不仅如此,湿气重的人,还容易头疼、腰酸背痛,特别容易患上风湿性关节炎。
因此,此时应在“疏肝”的基础上,健脾祛湿。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6hTic3dJysA1phGoB0nSU68IzYr6FlN2ia4Yw0KwmQ1s7h8GHF5eN1BBMS26o2L9aR0uDtB0XHvMtxhjribUzddwg/640?wx_fmt=png&tp=wxpic&wxfrom=5&wx_lazy=1&wx_co=1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6hTic3dJysA1phGoB0nSU68IzYr6FlN2ia4Yw0KwmQ1s7h8GHF5eN1BBMS26o2L9aR0uDtB0XHvMtxhjribUzddwg/640?wx_fmt=png&tp=wxpic&wxfrom=5&wx_lazy=1&wx_co=1
二、雨水开始,要补养阳气
雨水开始,不仅气温依旧很低,而且人体还容易受到寒邪和湿邪的“双重夹击”,导致人体的阳气减弱,抵抗力下降,容易患感冒、过敏等。
这时候,补养阳气依旧是养生的重中之重。

如何补养阳气与健脾祛湿呢?在这里给大家5个实用好方法!
一、食疗:雨水养脾是关键,少吃酸多食甘
唐代药王孙思邈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
中医认为,甘入脾,所以像红枣、甘蔗、饴糖、甘草这些,都是非常适合在雨水前后拿来食用或者煲汤的。而酸味的东西,比如过年期间必备的桔子、橙子、柠檬这些酸的东西应该少吃。
二、艾灸:雨水开始,加灸脾腧、中脘、足三里
雨水开始至下一个节气前,可在灸肝腧、太冲的基础上,加灸脾腧、中脘、足三里以养脾胃,护肠道。
1、脾腧穴: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调:腹胀,黄疸,呕吐,泄泻,痢疾,便血,水肿,背痛。
2、中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主调:胃脘痛,腹胀,呕吐,呃逆,翻胃,吞酸,纳呆,食不化。
3、足三里: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主调: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消化不良、下肢痿痹、泄泻、便秘、痢疾、疳积等。
-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6hTic3dJysA1phGoB0nSU68IzYr6FlN2iadR0qDtIcDHr6ArZ6elDl10IbTJQlLoWwp5bFPOBZBViaPumbv0T5wIQ/640?wx_fmt=png&tp=wxpic&wxfrom=5&wx_lazy=1&wx_co=1三、生活习惯:防寒防湿病不侵
虽然现在已是春天,但是乍暖还寒,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湿发及时吹干
雨水开始空气中本就多水分,这时如果在运动或洗头后,湿法不及时吹干,湿寒聚于头,由表及里深入颅内,日积月累,会导致头痛。
因此,湿发情况下,建议尽快吹干,还要注意用热风吹,否则也是会让寒气入头的。
2、勿过早减衣
虽然初春已经到来,气温不像冬日那般严寒,但是温度也是忽高忽低、忽冷忽热,早晚的温差跨度更是巨大。
这个时候如果急着减少衣物,而气温突然下降,又不能及时回家添衣服,很容易感冒。
再者,“燥寒冻肉,湿寒入骨。”雨水的湿寒之气极易导致风湿性关节炎,年轻女性、产妇、老人及慢性病患者应尤其注意。
雨水后还需注意,勿用冷水来洗手洗脸,以防寒湿滞留关节,轻则造成酸痛,重则变形。
3、预防过敏
春天万物复苏,百花盛放,空气中极易夹杂柳絮、花粉、粉尘等,而很多人对这类物质过敏。
特别是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类风湿性关节炎、皮肤病的人,在这个时节特别容易旧疾复发,甚至加重。
此时预防过敏是极为必要的!
如何预防呢?首先,就是少去环境复杂的地方,比如商圈、公园、集会;第二,出门务必戴上口罩,防治过敏源从鼻腔入侵;第三,尽量在无风或小风的情况下开窗通风,减少接触过敏源的概率。
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6hTic3dJysA1phGoB0nSU68IzYr6FlN2iasZ2suWkO5lDibxHdHBVRue702w8xvDh32mRdicgcZy4lxU0AK4vAfCMA/640?wx_fmt=gif&tp=wxpic&wxfrom=5&wx_lazy=1
中医养生讲究“天人合一”,遵循自然界变化的规律,而节气前后的变化对人体的影响更为明显。
如果在节气前后,通过饮食、灸疗等方法转化自然界的能量,为我所用,养生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正值雨水节气,愿大家抓住良机,健运脾胃、调养后天、延年益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