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也咳不完的痰怎样处理?试试艾灸两穴化湿祛痰!

标签:
艾条健康养生中医痰 |
分类: 艾灸祛常病 |
经常感觉嘴里有痰,咳也咳不出来,咽也咽不下去,糊在喉咙里难受极了,这是痰湿内阻。
痰的主要成分是呼吸道黏膜的分泌物。这其中包括了鼻、咽、喉、气管和各级支气管。
鼻、咽和喉部被称为上呼吸道,气管、支气管和肺被称为下呼吸道。
这些分泌物平时的主要作用是滋润黏膜上皮细胞。当有空气经过时,其中的尘埃、花粉、细菌、病毒、各种微小的颗粒都能被吸附,同时刺激上皮细胞产生更多的分泌物,将其包裹起来。
正常人在一般情况下呼吸道形成的痰液并不多,可在无意中被吞咽。
如果呼吸道分泌物产生明显变多,说明气道可能有炎症。这其中的可能性就有支 气管炎、咽喉炎、扁桃体炎、鼻炎等等。
1 、首先就应该分清楚炎症的部位在哪里,鼻炎?咽喉炎?气管炎?还是肺炎?针对不同疾病,采取不同的调理措施。
2 、其次如果痰液比较粘稠,不容易咳出,就会造成咳嗽加剧。这时可以用能够稀释痰液的药 物,或者雾化吸入等方法,使得痰液咳出更轻松。
3 、多喝水也有助于保持呼吸道湿润,帮助痰液稀释。
4 、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避免去空气污染较严重的地方,避免接触冷空气,避免吸烟或吸二手烟。
中医上将痰分成三类:气郁之痰、脾虚之痰和血痰。
气郁之痰是大家平时理解的脂肪馏,主要由于憋气胸闷而成。我们咳嗽出的痰有时不是来自肺部,而是脾虚生痰,如此则应健脾祛湿。血痰是高血脂形成的,由于血脂堆积而生成的痰。
艾灸具有很好的补阳祛湿的作用,是一种非常好的养生、冶病手段,在正确的穴位之中进行艾灸,不仅能够有效的去除身体之中的湿邪,同时还具有预防各种各样疾病的功效。
这三种痰可以互转,事先确定病因,以免张冠李戴。有两个穴位经常施灸对化痰有显著效果。
艾灸取穴:丰隆穴、支正穴
1、足阳明胃经之丰隆穴
丰隆穴对现代人最有作用,它可以去除高血脂,所以体内痰湿很重的人一定要艾灸这个穴位。
有人嗓子哑了,自述好像是有东西糊在里边,吐也吐不出来,这就可能是有痰结,结在喉咙这块了,就给它再此施灸丰隆穴十分钟,马上他就觉得这块开了,这东西什么都没有了,不知道痰化到哪里去了。
所以它既可以化有形之痰,也可以化无形之痰,觉得这儿有东西但吐也吐不出来,咽也咽不下去,像梅核气一样,它也能散掉。
如果有人觉得就是有痰吐不出来,施灸丰隆穴以后很容易就可以把痰吐出去,这个丰隆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化痰穴。
2、手太阳小肠经之支正穴
支正穴有一个特殊的功效,它可以调理人体的赘生物。
这些赘生物在中医里边讲就叫痰结,就是湿气结在一起结成这些东西,叫痰湿所结。另外一方面是有气郁之症,就是生了一些气,体内的痰湿就会凝结成这些赘生物。
还有脂肪馏也是这些东西,都是人体的痰结。
通过支正穴施灸,可以化解这些赘生物。为什么会有这个效果呢?
因为支正穴可以从心脏那里吸取一些血液和能量,然后冲击小肠经,人体的消化功能不好,痰湿就会消化不出去,如果小肠的功能增强了,痰湿能够被及时的化解掉,就不会产生这些赘生物。
所以总感觉喉咙有异样,像是痰瘀积喉部,施灸支正穴就可以化解体内痰湿的赘生物。
温馨提示:因人体差异大,以上灸法处方,仅供参考,请务必亲自体会求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