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的腹部有包块吗?若出现这一特征,或是癌肿前身

(2022-07-01 10:11:37)
标签:

艾条

中医

健康

养生

腹部

分类: 艾灸祛常病
一、你的腹部有包块吗?


亲爱的灸友们,当您读这篇文章前,请您用手摸一摸自己肚脐周围有没有硬块或者是痛点(平躺时摸更清晰),如果有,那么您就要注意了。

腹部的包块越多越硬,痛点越多,病就越难治。因为健康的人腹部基本是平的,不隆起也不凹陷,柔软如棉,没有包块,也不会感到疼痛。

如果有包块能揉散开,或可以推动,移动性好,时有时无,说明可能只是一些气郁滞而成暂时的气包或宿便,可通过艾灸散去。

如果肚脐周有包块,按下去有跳动感,坚硬如岩石,则需要配合针灸治疗。若经久不移,质地坚硬疼痛,此时就要分外小心,很可能是成形的肿块癌肿或癌肿前身。

因为“阳化气,阴成形。”这些包块便是集聚而成的阴性物质,怪病和癌症越来越多,和这些包块有很大关系。

反之,把包块灸散或揉软,再严重的疾病也有康复的希望。


二、灸腹的好处一箩筐1、灸腹几乎可解决任何慢性病


已故中医大师李世音老人谈到腹部时说过:所有病根,都在此处。因为肚脐及周围是连接先天能量和后天能量的唯一穴位,也是启动先天能量的核心和关键。刺激腹部就是要把产生疾病的供养切断,把疾病的有序化打乱,拔掉病根。

当我们的慢性病牵延不愈,但又不知病因何在、如何治疗时,就去寻找这个腹部的阻滞点(也许是一个硬块,一个痛点,一个“水槽”,也许是一个“气团”)只要把它散开,你会发现你的慢性病也随之消失了。

如果没有发现自己有什么慢性病,但推腹时却在某个部位有阻滞点,那一定要赶紧将它散开,因为那必是隐患。


2、灸腹,使气血灌注五脏六腑 


刺激腹部补气血,一灸,肠系膜上动脉都扩张了,腹部放松以后肠系膜上动脉都充血,一充血很多问题都随着解决了。肠系膜上动脉呈伞形分布,一散开以后,里面的杂质就都排出去了,气血源源不断地灌输进来,力量非常不一样。

且阴阳、表里、气血都在腹部有交汇点,腹部很柔软容易被触动,通过艾灸促进气血在里面运行的速度,当方向、压力、流量改变了,则气血的温度、速度也随之改变。


3、减肥先减腹,减腹在于升温


因为肠胃消化系统都聚在这里,小腹一旦凸起来便是发胖的前兆,所以控制小腹的脂肪是防胖的关键。

且腹部走的大多是阴经,而小腹又是阴经相交接的部位,属阴中之阴。阴性寒,那小腹就是重寒之地。小腹一旦热起来,人体就会自动调集脂肪来御寒。艾灸升温除腹部脂肪是减肥首选。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YqJo3iadohpJohicN6o80ibNWtm19P2ibLSyW0tsok5iatMRPVdianfntOufoqce1SH1ic0PxKyThjq8kDlt2mmRmvd7A/640?wx_fmt=jpeg

三、疏通腹部最好的方法——推腹+艾灸


在腹部做文章最好的方法是艾灸+揉腹或推腹。

揉腹的手法是:一要轻揉,二要贴得紧,三不要用暴力,方向是顺时针。

推腹最好从喉结一直推下来,因为两乳之间有一个容易郁结的地方“膻中穴”,每天推这个地方,对乳腺疾病非常好。

推腹后,用一个艾灸盒扣在肚脐上,然后点上艾条灸上30分钟,温润的艾草的阳气会进到你腹部,很多人反映:推腹后艾灸一会儿后,整个腹部暖融融的,有时还会有一股暖流涌向脚底,晚上的睡眠非常好!


四、刺激腹部可能遇到的问题


在刺激腹部过程中你可能会摸到痛点,水积,气积,筋结处。这些地方要重点按揉艾灸。

有的人肚子鼓鼓的,按下去不痛,像个皮球怎么回事?必须先放气,“萝卜能通气”“吃豆爱放屁”,也可先灸中脘,气海、足三里等穴。这种人多有事儿总闷在心里,肠胃时常会出现问题。

有的人肚子痛点很多,推不开,通常是气滞时间很长,有瘀血阻滞其中。可查看痛点压在何经的通路上,艾灸大腿上这条经的穴位即可。腹部痛点更要多按揉。

还有的人,肚子软软的,按压哪里都不痛,但是仍然会觉得腹中闷胀不舒,这通常是中气不足,气血过少造成的。可喝黄芪等补气。

还有人胸窝下用手一推,咕咕有水声。这是“浊气裹水”,打了几个嗝,或放了屁以后,整个肚子就成了水声一片。这是把死水给推活了,这种浊水可长期停在胃肠影响脏腑正常运行。

推腹而腹内不动,有寒凉的人是腹内有积寒。积寒浅,艾灸中脘、神阙。积寒深,可灸背俞诸穴,背俞穴可以直通脏腑,排寒迅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