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眼的艾灸方法

标签:
健康养生中医艾条鸡眼 |
分类: 艾灸祛常病 |
鸡眼——足部皮肤局部长期受压和摩擦引起的局限性、圆锥状角质增生,俗称“肉刺”。长久站立和行走的人较易发生,摩擦和压迫是主要诱因。
皮损为圆形或椭圆形的局限性角质增生,针头至蚕豆大小,呈淡黄或深黄色,表面光滑与皮面平或稍隆起,境界清楚,中心有倒圆锥状角质栓嵌入真皮。因角质栓尖端刺激真皮乳头部的神经末梢,站立或行走时引起疼痛。
鸡眼好发于足跖前中部第3跖骨头处、砪趾胫侧缘,也见于小趾及第2趾趾背或趾间等突出及易受摩擦部位。常用治疗方法 将艾绒搓成锥状,如黄豆大艾炷,引燃直接放在鸡眼上,当艾炷燃至患者感觉可以接受的灼痛时,用镊子将艾炷夹去。连续灸3—8炷,以局部皮肤红晕或发黄,每天一次,6天为一疗程。一周后鸡眼逐渐出现无菌性化脓反应,(可用消毒针刺破放出脓液,用酒精棉压少许),灸疮结痂自然脱落。治疗结果:痊愈(鸡眼全部消失,无瘢疤,无疼痛)30例;基本痊愈(鸡眼基本消失,无疼痛,有瘢疤)4例;好转(鸡眼变色,由深变浅,向里凹陷)2例。36例全部有效。典型病例:王
××,女,21岁 ,跆拳道运动员,初诊 2002年6月 5日,主诉右脚大拇指外侧鸡眼
2年,经医院激光治疗后消失。三个月后又生长出来,并且增多。检查:右侧大拇指外侧一大鸡眼,周围有多个小鸡眼,压痛明显,按前法治疗
6次 ,一周后结痂,逐渐脱落,随访一年无复发。 小
结 除了上述方法,还可以手持艾条温和灸患处,也可针刺患处挤出血后再行艾灸等,各种方法均可,也可以按照如下方法操作:先用温水浸泡鸡眼数分钟
,使鸡眼软化,用手术刀片刮除部分角质层,然后点燃艾条,用崔啄法在鸡眼上施灸,以患者耐受为度(患者可自灸)。每次15-20分钟,每日1次,直至治愈为止,一般
5—7次即可治愈。
皮损为圆形或椭圆形的局限性角质增生,针头至蚕豆大小,呈淡黄或深黄色,表面光滑与皮面平或稍隆起,境界清楚,中心有倒圆锥状角质栓嵌入真皮。因角质栓尖端刺激真皮乳头部的神经末梢,站立或行走时引起疼痛。
鸡眼好发于足跖前中部第3跖骨头处、砪趾胫侧缘,也见于小趾及第2趾趾背或趾间等突出及易受摩擦部位。常用治疗方法
1、外用腐蚀剂
鸡眼是由于足底或足趾 (指 掌)等部位长期受到挤压和摩擦,气血运行不畅,肌肤失养而成,艾灸以其直接的温热作用刺激,通经络、理气血从而达到治疗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