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艾灸调胃病,祛胃寒,让老寒胃从此不再是困扰!

(2022-03-12 15:14:42)
标签:

艾条

健康

养生

中医

胃寒

分类: 艾灸祛常病

现在很多人都有胃病的困扰,那胃病是怎么找上门的呢?

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以及自己的身体素质等,都会造成胃病久治不愈。今天我们来聊下怎么用艾灸来温补胃阳,让老胃寒从此不再是困扰!

艾灸调胃病,祛胃寒,让老寒胃从此不再是困扰!

  胃寒的症状有哪些? 

1、腹胀、腹痛、胃口差

2、怕冷、打嗝、嗳气、反酸、恶心、呕吐

3、胃痛

4、唇色黯然无光泽、舌淡苔白、脉虚弱

5、面色萎黄、四肢无力、肌肉松弛

6、大便溏薄(腹泻)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6hTic3dJysA3thhXz69p7IwdE18C1dndgwnSsFBl83WwKbibv1RyuYEoiadbbINn2W3ozZOGGTvKdCBXLEibnzlnjw/640?wx_fmt=png

  造成胃寒的根本原因在哪? 

从中医角度来讲,胃寒是指胃阳虚衰,或过食生冷,或寒邪直中所致阴寒凝滞胃腑的证候。

其中以胃阳虚衰导致的胃寒最为常见,胃阳虚衰一般由先天不足、长期劳倦、饮食无节、久病缠身、阳气亏虚等因素造成。

因此,调理“老胃寒”,当以“温胃散寒”为主要原则

艾灸调胃病,祛胃寒,让老寒胃从此不再是困扰!

艾灸温补胃阳

艾灸最直接的作用就是补阳散寒艾火的热力具有超强的穿透力,可深入胃部补阳散寒,化解疼痛

艾灸调胃病,祛胃寒,让老寒胃从此不再是困扰!

取穴

上脘、中脘、下脘、神阙、关元、足三里为主

艾灸调胃病,祛胃寒,让老寒胃从此不再是困扰!


艾灸调胃病,祛胃寒,让老寒胃从此不再是困扰!

艾灸调胃病,祛胃寒,让老寒胃从此不再是困扰!

也可以搭配肝俞、胆俞、脾俞、胃俞等背俞穴。

艾灸的同时,也要配合食疗和其他养生防护。平时多吃一些温补胃阳的食物,注意保暖,不吃过多刺激性的食物和饮料。

坚持艾灸,让自己的身体免疫提高,胃病无所遁形。

艾灸对两种原因引起的胃痛效果非常好。

1、   是由于忧思恼怒、肝气失调所引起的。

2、   脾不健运、胃失和降所引起的。

前者的疏肝理气为主,后者则以健脾和中为主。艾灸治胃痛,每次取以下3-5个穴位施灸。对于慢性胃病患者,长期坚持,即可治愈。


一、灸胃俞穴

艾灸调胃病,祛胃寒,让老寒胃从此不再是困扰!

【取穴位置】

胃俞穴位于背部第12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1.5寸处(约2指宽),左右各有一穴。

【施灸方法】

施灸时,被灸者俯卧,施灸者站于一旁,手执艾条以点燃的一端对准穴位,距离皮肤1.5-3厘米,左右方向平行往复或反复旋转施灸。

【施灸次数】

每日灸1次,每次灸5-10分钟,6次为一个疗程。  

二、灸脾俞穴

艾灸调胃病,祛胃寒,让老寒胃从此不再是困扰!

【取穴位置】

脾俞穴位于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片(约2指宽),左右各有一穴。

【施灸方法】

施灸时,被灸者俯卧,施灸者站于一旁,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施灸部位,距离皮肤1.5-3厘米,左右方向平行往复或反复旋转施灸。

【施灸次数】

每日灸1次,每次灸3-15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三、灸公孙穴

艾灸调胃病,祛胃寒,让老寒胃从此不再是困扰!

【取穴位置】

公孙穴位于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左右各有一穴。

【施灸方法】

施灸时取坐位,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处施灸,以感到施灸处温热为度。

【施灸次数】

每日灸2-3次,每次灸10-20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