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体内既有瘀又有痰,怎么把它们踢出去?多艾灸这3个穴位!

(2021-03-04 09:18:55)
标签:

艾条

健康

养生

中医

分类: 艾灸祛常病

生活中总能遇到一些人,动不动就说自己是痰淤。咳嗽几声=我是痰淤体质、喉咙有痰=痰淤体质、总感觉不舒服=痰淤体质……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v5GIdWZWSNwloDalpULhUX7L3KD4H5qiclopmMGicPibL6yDIiczvjt7wRwWMicYsLLcNzwoOv1jexEeUlCJrRB6Yhw/640?wx_fmt=png


所谓的痰淤体质,还得从这里开始说起……


“痰淤”指的是什么?


痰淤,其实就是痰和淤。我们常说的痰,指的是咳嗽时咳出的一种粘粘的物质;痰分为两种——“有形的痰”和“无形的痰”。


1、“有形的痰”就是咳嗽所咳出的痰液,这些痰平常存在于肺部,随着呼吸道发生炎症或者是呼吸道出现疾病,痰液会增多,随着咳嗽被排出体外。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v5GIdWZWSNwloDalpULhUX7L3KD4H5qicrpLpgiaL2T4E2nyTpicPx7UtIdKmrCdt0gdY3ibaMFBIcmR2LRNfETiayw/640?wx_fmt=png


2、“无形的痰”是看不见的,常存在于各个器官、组织甚至是血液中。但是当身体出现失调之后,就会出现痰湿,在中医上,有“气郁生痰”或是“脾虚生痰”的说法,都体现着痰对于身体的影响。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v5GIdWZWSNwloDalpULhUX7L3KD4H5qicRIkZia9OXrpah4vJ4qOIN7N5ibQG52ltSxZOYhRNic08qqqsHIkd0BIsw/640?wx_fmt=png


中医里的三种“痰”


1、脾虚则生痰


即是脾虚生的痰,这种痰就是经常人们一咳嗽就吐的痰,有型之痰。它其实不是来源 于肺,而是生于脾。


脾是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有的人常吃咳嗽药,但是痰总是化不掉,原因就在于肺 不是生痰之源。因此要想调理痰,就必须健脾祛湿。


2、气郁则生痰


即是气郁生的痰,气郁生的痰在身体上最容易表现出的就是脂肪瘤、囊肿,中医叫痰核 。脂肪瘤看似是个有形的东西,其实它是气郁的结果。还有,像扁平疣这类东西,也跟 气郁有关。


3、血滞则生痰


即是血痰,“痰蒙心窍”就是指的血痰,也就是现在常说的高血脂。血流缓慢,停滞住 了,然后堆积下来,就形成了高血脂。


痰淤的身体症状有哪些


痰淤严重的话会引发很多一些疾病,比如说心脑血管疾病。按照中医的说法,心脑血管疾病是由气虚血瘀所造成,气血阴阳亏虚,痰浊淤血内停造成血脉痹阻,最终形成疾病。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v5GIdWZWSNwloDalpULhUX7L3KD4H5qicp1TibVu2nmMAY2ialmsmRmvJIN7CAcTCHYaCKHDM5IfzltdsfHIIuktA/640?wx_fmt=png


那么,怎么辨别痰淤体质呢?


1、大便:

痰淤体质的大便是黏腻的,并且会觉得拉不干净,味道也是比较臭;


2、舌头:

痰淤还会使舌头变得厚腻,口气会加重,常常会感觉口腔很苦;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v5GIdWZWSNwloDalpULhUX7L3KD4H5qicvGFIxwfzJgI3ibJY7mBEGnoBxRna6DHOSavX9RCibOPaTiaPh2omHEQbQ/640?wx_fmt=png


3、肥胖:

痰淤体质大部分人群都是比较肥胖的,这和正常的肥胖不同,痰淤体质的人,腹部非常肥大,但却是松软的,常会感觉身体十分沉重。


4、其他的症状:

比如说经常长痘痘、出现眼袋和黑眼圈、唇部颜色偏暗、额头部位油脂过多、舌头有淤紫等。


日常有效预防“痰淤”


1、少生气

莫生气,少生痰气郁则生痰,要想防止“痰”的形成,就一定不能让自己生气。


2、多吃芝麻少吃肉

古话说:“鱼生火,肉生痰。”多吃芝麻少吃肉,痰多的朋友,平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饮食。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v5GIdWZWSNwloDalpULhUX7L3KD4H5qiccBlRRB0sFPjT7sGEzWI9h4via1LVsJ1j4p0kRA1GdJctQFExaQJPVNw/640?wx_fmt=png


3、日常艾灸养生

身体内一旦痰或淤形成,都会对体内气血造成影响,引起疾病,化痰祛瘀,可艾灸以下3个穴位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YqJo3iadohpLnSdCEFTpkyBKIwyXLB0LPaVk27g6swkg0ulgfXGkcaCcgy835zSXttMy7x1ibkPLka4GFbbA3YCQ/640?wx_fmt=jpeg

主要穴位:丰隆穴、中府穴和肺俞穴。


远离“痰瘀”体质,从生活做起,从现在做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